本文目录一览

1,谁知道石宝寨在哪儿

在重庆忠县
湖北省 恩施市 宣恩县 椒园村

谁知道石宝寨在哪儿

2,重庆忠县石宝寨门票多少

门票:20元/人 学生证不打折! 位置:在四川忠县与万县之间的长江北岸 概貌:石宝寨在四川忠县与万县之间的长江北岸。

重庆忠县石宝寨门票多少

3,为什么重庆市忠县石宝寨被称为世界上八八大奇异古建筑之一而且

因为全木质结构 没有用一颗钉子之类的 铁器 并且是古代的 故称之为 世界八大奇迹
我怎么不知道。
因为你们忠县就是个传奇,
自称吧

为什么重庆市忠县石宝寨被称为世界上八八大奇异古建筑之一而且

4,石宝寨的文物保护

忠县石宝寨抢救性保护工程于2005年12月开工,工程由围堤及护坡工程、危岩治理工程、交通桥工程等五大部分组成。 据重庆市忠县文物局局长黄建华介绍,石宝寨保护工程已经完工,其中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很好保存,忠县将于4月17日重新开放石宝寨景区,票价最高定为50元。该景区估计每年可以吸引海内外游客4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左右。 坐落于重庆忠县长江北岸的石宝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也享有长江“小蓬莱”的美称。为了解决山门前滑坡地带形成大量渗水这一难题,他们在滑坡地带向下深挖了30米,加上地面的20米,一共修筑了50米高的水泥挡墙来形成贴坡围堤。2009年4月17日,历时3年多、耗资近1亿元人民币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忠县石宝寨抢救性保护工程全面完工,景点重新对外开放。重新亮相的新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环绕下,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2009年4月17日重新开门迎客。
你说呢...

5,介绍石宝寨的说明文

游石宝寨柔和的阳光普照大地,路旁的花儿争相开放,一辆大巴车在公路上飞驰,大巴车上不断传出嘻嘻哈哈欢笑声和优美的歌声,是谁这么高兴呢?原来是补习班的同学要去石宝寨游玩呢!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一阵和旭的微风轻轻从我身上吹过,一路上的疲倦立刻灰飞烟灭,感觉万分的舒坦。游石宝寨走进石宝寨,我不由自主地赞叹了一声:“石宝寨真奇呀!”有位诗人曾经这样赞美它“南天宝玺镝江秋,巧叠精雕十二楼”。传说石宝寨是无钉建筑,全寨上下没有一颗钉子,起初我还不相信,可是我昨天亲眼目睹了寨上十二楼都没有钉子。在山顶上修建了三殿两厢房,有护法殿,正殿,有后殿,有若兰洞。全寨被长江水围绕着,形成了一个“盆景”,因此才有了“江上明珠”之美称。我望着石宝寨的山山水水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石宝寨真秀呀!”石宝寨共十二楼,高56米,原建9层,含“梯云直上九天”之意。在寨门前有“直上云霄”的字样,每一层楼都有古人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流米洞,巴曼子刎首保城,张飞义释严颜,巾帼英雄秦良玉等故事。寨顶上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石坝,从这儿浏览长江景象,有一种身处云霄之感。每踏上一层楼心中就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感觉。我站在石宝寨的寨顶望着湛蓝的天空,心中赞叹道:“石宝寨真高呀!”李白的诗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似乎就是它的写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傍晚,我和同学们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石宝寨。

6,关于石宝寨的神话100字

趁着暑假,我和奶奶于8月中旬参加了长江三峡师生游。  旅游的第一天,我们的游船就到了位于长江北岸玉印山脚的石宝寨。据历史记载,石宝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它总高56米,共有12层,从长江岸边直至玉印山顶。  从建筑看,整个石宝寨全是用木料建造而成,其手工之精,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远远看去,石宝寨就像一座古色古香的宏伟宫殿,它每一层都是飞檐斗拱,雕龙画凤。走进石宝寨的大门,就来到了第一层楼,这里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古文,我大致地看了一遍后就一口气连登两层,来到了第三层楼。  在这第三层楼中,有几个木雕的塑像,其中一个坐在宝座上,看起来像是某国的君王,另一位身披铁甲,右手夹着头盔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330,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严肃地盯着那位君王。这时导游来了,我赶紧问导游阿姨,那两个塑像究竟是谁。听了导游的解说,我才知道那个君王原来就是楚王,而那位大将则是巴曼子。据传说,在距离玉印山约4-5公里处,有一个叫忠县的县城。巴曼子就是忠县城的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战国时期巴国的将军。为了平息内乱,他以割城求救兵的方式向楚王借兵。后来内乱消除,但他却反悔了,便割下自己的头颅,以谢楚王,从而保存了巴国领土的完整。  听导游讲完巴曼子的故事,我又继续登楼,费了好大的劲头我才登上顶楼。这顶层地方很小,只能容纳六、七个人,我从圆形的同口向远处望去,只见滔滔长江水,正一浪接一浪地滚滚东去,望着浩瀚的长江,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石宝寨在哪里

石宝寨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县城忠州镇和万县市之间的长江北岸,它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传说它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来的块五彩石,故称“石宝”。明末农民首领谭宏起义,会据此为寨,故名石宝寨。石宝寨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寨楼依山而建,飞檐展翼,极为壮观。阁楼共12层,通高56米。寨顶有古刹天子殿,临岩筑墙、殿宇巍峨、蔚为奇观,还有文物陈列室、鸭子洞和流米洞等。   石宝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许多有趣的传说闻名于世。被列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2万人次,被中外旅客誉为“江上明珠”。  石宝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 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为12层,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眺望长江景色的"小蓬莱"了。  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  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寨顶石刹)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9层,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3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石宝寨也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几座木结构建筑之一,被称“世界八大奇异建筑”。  寨门为砖石结构,高6米余,上题有瓷嵌“小蓬莱”三字。寨门正反两面,有“五龙捧圣”、“哪吒闹海”等浮雕,精巧细致,栩栩如生。  由寨门攀登到寨顶,要通过依山而建的层楼飞阁。阁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自底至顶高50余米。由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相连,每一层石壁上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画像和题诗:每一层凭窗都能远眺气象万千的长江。相传这石宝寨原先只有寨顶之庙,一条石凿的小径和一副铁链相通,拜佛的人要上去,全凭自己那颗虔诚的心,去冒身临危岩之险。后来有一巧匠,偶尔看到一只山鹰展翅盘旋在玉印山前,渐渐升高,最后越过山巅。他心里一动,即用傍山造楼、外展飞阁、内架云梯、轳转螺旋而上的方法,造好了这辉煌的飞阁。  寨顶,是一个1200平方米的石坝,海拔230米,举目四顾,水天茫茫,心胸顿时为之开阔。创建于清朝前期的古刹,正殿迎门墙壁上有一巨大壁画,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画面下方,有一遗石,形状甚似石宝寨。古刹后殿,有一石孔,口大如杯,称“流米洞”。古里传说,寨上修起庙宇后,这石孔每天都流出一些米来,正巧供庙内和尚食用,故称“石宝”。后来,和尚想多得一些米,派小和尚偷偷地把石洞凿大,结果石洞粒米不流。贪心的和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寨内有三组雕塑群像,其一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为张飞义释严颜的三国故事,其三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寨顶有古刹一座,名“兰若殿”;寨下有古朴雅致的石宝街。  石宝寨:巧夺天工 建筑奇观   “南天宝玺谪(金旁)江秋,巧叠精雕十二楼。画作边章携不去,留它为砥镇忠州。”   今人周北溪的这首诗准确地描绘出了号称“世界八大奇异景观”之一的石宝寨的全貌。   在重庆忠县东的长江北岸。孤峰突起,奇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玉印山。山下溪流环绕,在苍松翠竹掩隐下,寨楼依山而建,建在山岩南壁。   全寨共分两部分,山下9层和山上3层错落有致,从远处眺望 12层楼重檐高耸,浑然一体,宏伟壮观,共高50米,阁内每层石壁上均有题咏。山顶为平坦石坝, 有古庙天子殿,创建于康熙、乾隆年间,是此寨最高点。登殿凭眺,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一览无余。   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2003年三峡蓄水发电之后,长江水面将上升道寨门口,木寨周围将形成一个120多亩的水面湖泊,石宝寨将由山寨变成“水寨”。   为了抢救这一极具价值的文物,专家们提出了“就地保护,护坡仰墙”的方案,就是不动寨子,抬高楼门,沿玉印山周围修筑一圈护坡,保护山体。同时在护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墙,把整个山寨圈围起来。到那时,这个“国宝”将四面环水,就像一个巨型盆景,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 国家已投资了1亿元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忠县文物部门负责人黄建华说,石宝寨的保护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在保护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由于山门前滑坡地带形成大量渗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在滑坡地带向下深挖了30米,加上地面的20米,一共修筑了50米高的水泥挡墙来形成贴坡围堤。  2009年4月17日,历时3年多、耗资近1亿元人民币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忠县石宝寨抢救性保护工程全面完工,景点重新对外开放。重新亮相的新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环绕下,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   门票:50元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石宝寨:   寨子下方修了一圈白色堤坎,堤坎周长800多米,最高处60多米,顶部是一圈步道。攀12级亭子便可登上寨顶,宽阔江面出现眼底,整座岛仿佛置于江中于江中的盆景。 大坝蓄水后每年冬天它是全岛,夏天水位降低到145米时,又会变成半岛。它的面积并不大,赶不上一个足球场。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和灿烂的文物保护价值等,被举为库区第一名岛。
石宝寨传说   石宝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许多有趣的传说闻名于世。被列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2万人次,被中外旅客誉为“江上明珠”。   石宝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 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为12层,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眺望长江景色的"小蓬莱"了。   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 石宝寨建筑特色   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寨顶石刹)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9层,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3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石宝寨也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几座木结构建筑之一,被称“世界八大奇异建筑”。   寨门为砖石结构,高6米余,上题有瓷嵌“小蓬莱”三字。寨门正反两面,有“五龙捧圣”、“哪吒闹海”等浮雕,精巧细致,栩栩如生。   由寨门攀登到寨顶,要通过依山而建的层楼飞阁。阁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自底至顶高50余米。由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相连,每一层石壁上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画像和题诗:每一层凭窗都能远眺气象万千的长江。相传这石宝寨原先只有寨顶之庙,一条石凿的小径和一副铁链相通,拜佛的人要上去,全凭自己那颗虔诚的心,去冒身临危岩之险。后来有一巧匠,偶尔看到一只山鹰展翅盘旋在玉印山前,渐渐升高,最后越过山巅。他心里一动,即用傍山造楼、外展飞阁、内架云梯、轳转螺旋而上的方法,造好了这辉煌的飞阁。   寨顶,是一个1200平方米的石坝,海拔230米,举目四顾,水天茫茫,心胸顿时为之开阔。创建于清朝前期的古刹,正殿迎门墙壁上有一巨大壁画,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画面下方,有一遗石,形状甚似石宝寨。古刹后殿,有一石孔,口大如杯,称“流米洞”。古里传说,寨上修起庙宇后,这石孔每天都流出一些米来,正巧供庙内和尚食用,故称“石宝”。后来,和尚想多得一些米,派小和尚偷偷地把石洞凿大,结果石洞粒米不流。贪心的和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寨内有三组雕塑群像,其一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为张飞义释严颜的三国故事,其三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寨顶有古刹一座,名“兰若殿”;寨下有古朴雅致的石宝街。   石宝寨:巧夺天工 建筑奇观   “南天宝玺谪(金旁)江秋,巧叠精雕十二楼。画作边章携不去,留它为砥镇忠州。”   今人周北溪的这首诗准确地描绘出了号称“世界八大奇异景观”之一的石宝寨的全貌。   在重庆忠县东的长江北岸。孤峰突起,奇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玉印山。山下溪流环绕,在苍松翠竹掩隐下,寨楼依山而建,建在山岩南壁。   全寨共分两部分,山下9层和山上3层错落有致,从远处眺望 12层楼重檐高耸,浑然一体,宏伟壮观,共高50米,阁内每层石壁上均有题咏。山顶为平坦石坝, 有古庙天子殿,创建于康熙、乾隆年间,是此寨最高点。登殿凭眺,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一览无余。   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2003年三峡蓄水发电之后,长江水面将上升道寨门口,木寨周围将形成一个120多亩的水面湖泊,石宝寨将由山寨变成“水寨”。

文章TAG:石宝寨  谁知  谁知道  知道  石宝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