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对联一般写什么内容

春联写送旧迎新的内容。寿联写歌颂多福多寿的内容。风景联写描写山水的内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对联的要求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一、字句对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二、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三、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四、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五、/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六、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对联一般写什么内容

2,书法对联佳句大全

1.书法创作常用词语 名句 对联大全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书法创作常用词语 名句 对联大全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3.中国经典书写对联,名言,名句总汇 中国最牛的经典名联大全 金石乐; 书画缘。 笔永健; 艺常青。 竹无俗韵; 梅有奇香。 卧游五岳; 坐拥百城。 砚生云海; 笔舞龙蛇。 诗情画意; 琴韵书声。 松风煮茗; 竹雨谈诗。 书来益寿; 金石延年。 文章江海; 书籍林泉。 书林漫步; 学海遨游。 亲师取友; 敬业乐群。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笔力千军阵; 词源万马兵。 坐对贤人酒; 喜和智者诗。雨过琴声润; 风一翰墨香。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云霞。 落笔撼五岳; 成诗凌九州。 文心清若水; 诗胆大如天。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欲各天下事; 须读古今书。挥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文章千古事; 花月一帘春。 多勉日新志; 能为岁寒枝。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水楼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功高斯不伐; 理定自无争。 性癖耽佳句; 心清闻妙香。 伴我书于卷; 可人花一帘。 立德齐今古; 藏书教子孙。 聊收静者趣; 且读古人书。 琴焦无俗韵; 松古有劲风。 水斋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行修而名立; 理得则心安。 洗砚鱼吞墨; 烹茶鹤避烟。 慧眼观天下; 妙笔写春秋。 知不足者好学; 耻下问者自满。 柳絮体媚无骨; 梅花形瘦有神。 文情生若春水; 弦咏寄之天风。 得其名得其寿; 多所见多所闻。 以正气还天地; 有大功于国家。 近知近仁近勇; 希贤希圣希天。 读书不求甚解; 鼓琴足以自娱。 挟风云于翰墨; 罗象纬在心胸。 夜月琴声书韵; 春风鸟语花香。 墨海千帆竞发; 书林万卉争芳。 读书寄怀秋水; 对友如坐春风。风采三秋明月; 文章万里长江。 笔架砚池辞海; 诗花墨雨书林。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文章似水清无玷; 气节如松直有心。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春意犹融文明意; 花香更带翰墨香。 琴窗古韵长生趣; 艺苑温馨足慰情。 为学深知书有味; 观心澄觉室生光。 花木清香庭院翠; 琴书雅趣画堂幽。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诗传画意王摩诘; 船载书声米舍人。 一室图书自清洁; 百家文墨足风流。 安得闲门常对月; 更思筑室为藏书。 家有藏书墨庄香远; 门无俗字竹径风清。 山水幽深襟怀妙远; 读书夙好心气和平。 汉石周金鸿文永宝; 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云树千山风泉万壑; 山门一扇石屋半重。 自号酒徒胸中全无糟粕; 人称浪子笔下颇有波澜。 做数件可流传趣事消磨岁月; 会几个有见识高人论说古今。 诗书画; 松竹梅。 雁外无书; 诗内有天。 词近愈远; 意浅偏深。 芝兰气味; 湖海襟怀。 博通上下; 雅集古今。 友天下士; 读古今书。 胸中波澜; 笔底风雷。 广撷众彩; 博览群收。 砚磨雾起; 笔染云生。 笔酣墨畅; 心旷神怡。 斧藻其德; 竹柏之怀。 杯浮梅蕊; 诗凝雪花。 樵语落红叶; 经声留白云。 风助飞雪舞; 诗伴落梅吟。 栽培心上地; 涵养性中天。 吟雪诗情热; 画松翠笔娇。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山岳起翰墨; 江海焕文章。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兰。 读书清磬外; 春雨暮钟时。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纵谈中外声; 洞澈古今情。 著书惊日短; 看剑引杯长。 笔端通造化; 意表画云霞。 书林含馥郁; 艺海贮英华。 友古今善士; 读中外奇书。静与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花月联知己; 诗书结静缘。 云来画檐宿; 龙向墨池归。 诗书得古趣; 风月畅真情。 细雨闲开卷; 微风独弄琴。 书中乾坤大; 笔下天地长。 把酒知今是; 观己悟昨非。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少时饱经磨砺; 老来不畏风霜。 俯仰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戒骄风清月朗; 除躁海阔天空。 其人贤于管乐; 斯文品自随和。 雅言诗书执礼; 益友直谅多闻。 笑谈天地今古; 苦究字词句篇。 燕雀应思壮志; 梅兰珍重年华。 大同无少长老; 至乐有天地人。 少言不生闲气; 静修可以永年。 骄傲来自浅薄; 狂妄出于无知。 未能一日寡过; 恨不十年读书。 一生清风明月; 四壁名绘法书。秋水为神玉为骨; 词源如海笔如椽。 登临书山叹观止; 欲渡学海愧胜游。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心中常贮千里志; 笔底能开常春花。 山川佳色澄悬镜; 松竹清阴静读书。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 追摹古人得高趣; 别出心裁在一家。 竹荫遮几琴书润; 花气熏窗笔砚香。 千古文章书卷里; 百花消息雨声中。 心触清机亲翰墨; 目游润景足精神。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 东牖养蕙西牖养兰。 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兼采百家目明耳聪。 花竹满庭四时生趣;读书万卷一理润深。玉树临风冰壶映水; 珊瑚架笔玳瑁装书。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 法书名画宿世良朋。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风趣轶闻]独脚兽 比目鱼 水底月 镜中花枕头枕枕 踏脚踏踏 水车车水 火钳钳火 声声色色 本本原原 清清洁洁 龌龌龊龊上上下下 短短长长 重重迭迭 弯弯曲曲 一天星斗 万里江山 瓜熟蒂落 藕断丝连柴多火旺 水涨船高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竹雨松风梧月 茶烟琴棋书声朝朝朝朝朝朝夕 长长长长长长消 长长长长长长长 行行行行行行行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各灯登阁各攻书 同椅倚桐同观月 双手推开窗前月 一石击破水中天 千年龙潭。 4.五言对联大全带横批,五言对联书法1000条 上联:爆竹传吉语 下联:腊梅报新春 横批:普天同庆 上联:春风吹柳绿 下联:碧水育花红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春花含笑意 下联: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黄莺鸣翠柳 下联: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上联:千年迎新春 下联: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上联:盛世千家乐 下联: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上联:四时多吉庆 下联:八节永平安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忠厚传家远 下联:诗书济世长 横批:人杰地灵 上联:飞雪迎春归 下联:爆竹送年到 横批:瑞雪丰年 上联:年丰人增寿 下联:春早福满门 横批:欢度佳节 上联:百柳报春兆 下联:千花传欢乐 横批:虎年虎气 上联:健康如意春 下联:平安吉祥年 横批:人寿年丰 上联:云中熊虎将 下联:天上凤凰儿 横批:比翼逍遥 上联:物有所不足 下联:智有所不明 上联:疏峰时吐月 下联:密树不开天 上联:游仙半壁画 下联:隐士一床书 上联:心随明月亮 下联:志与秋霜洁 上联:云掩初弦月 下联:香传小树花 上联:细雨鱼儿出 下联:微风燕子斜 上联:海上生明月 下联:天涯共此时 上联:竹恋新雨后 下联:山爱夕阳时 上联:寒随一夜去 下联:春逐五更来 上联:兰秋香不死 下联:松晚翠方新 上联:开卷延三益 下联:挑灯到五更 上联:书卷连三味 下联:墨池润八方 上联:书里乾坤大 下联:画中故事多 上联:书载古今事 下联:笔挥天地春 上联:书江山春意 下联:画人物风流 上联:壮士喜骏马 下联:红花爱英雄 上联:云霞出海曙 下联:骏马跃关山 上联:迎春燕语巧 下联:踏雪马蹄香 上联:一堂开淑景 下联:万马会新春 上联:扬鞭催骏马 下联:把酒会春风 上联:燕莺新气象 下联:龙马壮精神 上联:雪中飞赤兔 下联:月下赶黄彪 上联:小龙舞九州 下联:大骥驰千里 上联:闻鸡先起舞 下联:跃马共迎春 上联:闻鸡思奋发 下联:跃马抖精神 上联:万马争飞跃 下联:百花展笑颜 上联:万马奔腾日 下联:千门幸福春 上联:万马奔腾日 下联:九州幸福春 上联:天高鹏展翼 下联:路远马扬蹄 上联:蹄花沾晓露 下联:柳浪饰春风 上联:霜蹄千里骏 下联:风翮九霄鹏 上联:神鞭催骏马 下联:祖国壮金瓯 上联:蛇舞长城雪 下联:马嘶北国风 上联:三春开盛纪 下联:万马闯雄关 上联:三春播喜气 下联:万马荡雄风 上联:人饮春节酒 下联:马渡风月关 上联:群星瞻北斗 下联:万马啸东风 上联:马跃阳关道 下联:春回杨柳枝 上联:马跃康庄道 下联:人迎幸福春 上联:马啸关山月 下联:莺歌杨柳春 上联:马腾改革路 下联:国展富强图 上联:马腾风雪舞 下联:春到杏花红 上联:马踏春锦绣 下联:莺歌世风流 上联:柳营晨试马 下联:虎帐夜谈兵 上联:柳绿春江月 下联:旗红骏马图 上联:立马千山矮 下联:迎春万木荣 上联:立马昆仑小 下联:腾龙世纪新 上联:腊鼓催青骏 下联:春风策紫骝 上联:鲲鹏飞玉宇 下联:骐骥跃神州 上联:凯歌送旧岁 下联:骏马迎新春 上联:凯歌辞旧岁 下联:骏马迎新春 上联:骏马生双翼 下联:鸿图壮九州 上联:金蟒穿云去 下联:紫骝踏雪来 上联:花绽春光谱 下联:马驰中国风 上联:花香招鸟语 下联:马跃起龙图 上联:花开天下福 下联:马跃人间春 上联:海阔凭鱼跃 下联:路遥任马驰 上联:共莺传捷报 下联:赤兔踏春光 上联:风度竹流韵 下联:马驰春作声 上联:丰年飞瑞雪 下联:骏马跃长征 上联:春新门载福 下联:志远马扬蹄 上联:春色绿千里 下联:马蹄香万家 上联:春来山水秀 下联:马跃路途宽 上联:春拂芬芳地 下联:马奔锦绣程 上联:乘风腾骏马 下联:兴国舞神龙 上联:草枯鹰眼疾 下联:霜尽马蹄轻。 5.诗词,对联名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书法对联佳句大全

3,常用对联大全

 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原对:珠联璧合璧联珠。  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 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  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原对:月光射水水射天。  上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下联: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六峰峦色,有色皆空。  上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下联:蝶蝶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上联:狗牙蒜上狗压蒜。 下联:鸡冠花下鸡观花。  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境。 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情。  上联:普天同庆,庆的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上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下联: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联: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下联: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上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下联: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上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上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下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上联:看山,山已峻。 下联:望水,水乃清。  上联: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下联:亦诗亦酒,亦儒亦仙。  上联:信耶梦耶,传非真耶。 下联: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文心联  上联:尝因酒醉鞭名马。 下联:唯恐情多误美人。  上联:常未饮酒而醉。 下联:以不读书为通。  上联:桃花褪艳,血痕岂化胭脂。 下联:豆蔻香销,手泽尚含兰麝。  上联:蝉噪林愈静。 下联:鸟鸣山更幽。  上联: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联:似曾相识燕归来。  上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下联: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联:缘何邀月问天,想是平生知己少。 下联:只可把酒看花,懒开醉眼看人忙。  上联:人心无算处。 下联:国手有输时。  上联:欲除烦恼须无我。 下联:历尽艰难好作人。  上联:偏多热血偏多骨。 下联:不悔情真不侮痴。  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江水回头欲晚潮。  上联:岭边树色含风冷。 下联:石上泉声带雨秋。  上联:沽酒欲来风已醉。 下联:卖花人去路还香。  上联:但得夕阳无限好。 下联:何必惆怅近黄昏。  上联:旧书细谈犹多味。 下联:佳客能来不费招。  上联:松间明月长如此。 下联:耳外浮云何足论。  上联:两三竿竹皆秋色。 下联:千万叠山有雨容。  上联:弹指声中千偈了。 下联:拈花笑处一言无。  上联:风云三尺剑。 下联:花鸟一床书。  上联:老拳博古道。 下联:儿口嚼新书。  上联:穹达尽为身外事。 下联: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联: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原对: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声。  上联:白马西风塞上。 下联:杏花烟雨江南。  上联: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联: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上联:门前莫约频来客。 下联:座上同观未见书。  上联: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下联:前巷深,后巷浅,不闻车马之音。  上联:荷风送香气。 联:松月生夜凉。  上联:金石长不朽。 下联:丹青本无双。  上联:斗酒纵观廿四史。 下联:炉香静对十三经。  上联:隐影相去,独一人。 下联:故人重聚,说几句。  上联:一竹一兰一石。 下联:有节有香有骨。  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  上联:汲来江水烹新茗。  下联:买尽青山当画屏。  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上联:春风阆苑三千客。  下联:明月扬州第一楼。  此联为【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而得主人千金之赠。  上联:四十九年穷不死。  下联:三百六日醉如泥。  此联为蔡鸿逵自述联。  上联:天为补贫偏与健。  下联:人因见懒误称高。  此联为【明】陈继儒所作。  上联:托钵而来,不为钟鸣鼓响。  下联: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此联为【明】筇竹寺普荷禅师所作。  上联:长空有月明两岸。  下联:秋水不波行一舟。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上联:我已家风负梅鹤。  下联:天教处士领湖山。  此联为林则徐题杭州西湖巢居阁。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为林则徐题书斋。  上联: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下联: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此联为【宋】欧阳修题岳阳楼联。  上联: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下联:大开户牑,放江山入我襟怀。  此联为【明】张羽自题吴兴别业。  上联:苦荼甘若荠,萝卜软如酥,爽人喉吻。  下联:水藻绿于蓝,山菰红似血,快我情怀。  上联:晴绿乍添垂柳色。  下联:春流时泛落花香。  上联:雨洗杏花浓如许。  下联:日烘杨柳翠欲流。  上联:解趣黄鹂频送韵。  下联:知情绿柳渐拖丝。  上联:柳眼才舒芳草地。  下联:桃腮正晕碧云天。  上联:白鹭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下联: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上联: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下联: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上联: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下联: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上联:雨滋春树碧连天。  下联:天连碧树春滋雨。  上联: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下联: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联:处处飞花飞处处。  下联:潺潺碧水碧潺潺。  新联:重重绿树绿重重。  新联:声声笑语笑声声。  上联:油灯少灯油。  下联:火柴当柴火。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临汉贴翰林书。  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  下联:龙隐岩中岩隐龙。  上联:水连天天连水。  下联:楼望海海望楼。  此联为海南海口望海大酒楼联。  上联:酒客酒楼同醉酒。  原对:诗人诗社齐吟诗。  吾联:书童书房共读书。  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原对:天连水尾水连天。  吾联:花满楼里楼满花。  上联:雪岭吹风吹岭雪。  下联:龙潭活水活潭龙。  上联: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  原对:止戈才是武,何带铜钱铸镖锋。  新联:人言虽可信,但防渭水混泾江。  吾联:主人留小住,莫嫌酢腌配醇酒。  上联:信是人言,敬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下联: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此联为于万杰对彭更。  上联:倪人儿十口心思:  下联:妙少女八目尚赏:  上联:妙人儿倪家少女。  原对:犟小子孙门强牛。  新联:搞长弓张府高才。  下联:大言者诸葛一人。  下联:钟山寺峙立金童。  上联:歪头山山头不正。  下联:犟小子子小牛强。  上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原对: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吾联:山处左,水处右,特区崛起汕头。  上联:女好子好女子同好。  下联:日明月明日月共明。  上联:日月为明合昼夜。  下联:女生合姓别阴阳。  上联:张长弓,骑奇马,单戈跳战。  下联:嫁家女,孕乃子,生男为甥。  古对:钟金童,犁利牛,十口为田。  上联:踏破磊桥三块石。  原对:剪开出字两重山。  此联为【清】李调元为一学员所对,其一时没对上,回家后夫人知道后,于是替他对出此联,谁知第二天拿给学员时,学员说此联绝非大人所对,李调元大惊,问何故。学员说:“这剪字为女子所用,如大人所对,当用劈或者砍。”李调元为之语塞。  上联:拆破磊文三石独。  下联:分开出字两山单。  吾联:击碎冰块双水连。  此联中石独、山单均为花名。我的水连即水莲。  上联:松木公,栂木母,公母两木成林。  原对:岵山古,岑山今,古今二山并出。  吾联:潮浪朝,汐浪夕,朝夕连浪浮槎。  此联为陈则对谢徽。  上联:牛不出头,辜负牧童寻到午。  下联:鬼能踢斗,显达才子占高魁。  上联:因火为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原对:舛木为桀,全无人道也称王。  古对:心欲生欲,各宜捺住早成名。  古对:舍官为馆,入能知返便成人。  此联为【清】禁烟衙门之联,妙在上联的若不撇开终是苦。  上联: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下联: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此联为【抗战时期】蒋介石政权层层克扣教育经费,加上通货膨胀,教职员工苦不堪言,某大学教师愤题。  上联:两江呆人障。  下联:三省钓鱼行。  此联嘲两江总督张居正的。其总督府前有匾两江保障三省钧衡两块牌匾。  上联:丫头是人怎倒走。  原对:缺!  吾联:三八过川莫横行。  吾联:甲鱼无由咋翻身。  吾联:四眼瞎目竟斜视。  上联:己已同头开合辨。  下联:古田异帽露藏分。  下联:甲申异帽缩开明。  此联为《岭南诗联》征联活动所得。  上联:日落香残,除却凡心一点。  原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 吾联:车过辖区,途经柬山半林。  此联上联日落香残为禾字;除却凡心一点为几字;合则为秃字。原对是拆驴字。我的车过辖区为害字;柬字去半林为目;合则为瞎。  上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下联:此木为柴山山出。  吾联:少女其妙人人从。  上联:里中田上土何下。  下联:岩畔石低山自高。  此联为许思温答客人。  上联:屑小欺大乃谓尖。  下联:愚犬称王便是狂。  上联:忠因多口成为患。  下联:非若有心反变悲。  上联:二人土上坐。  下联:一月日边明。  上联:一明分日月。  下联:五岳各丘山。  上联:日月同明天不黑。  下联:山丘共岳地非低。  上联:闲看门中月。  下联:思耕心上田。  此联闲字的繁体为闲。  上联:女氏配婚终有日。  下联:山田教崽始开心。  上联:女未成婚仍是妹。  下联:父多弃子决非爹。  上联:子女好大人可倚。  下联:马大可骑人更便。  新联:禾千里种米良粮。  新联为罩万安所作。  上联:马大能驮兼可骑。  原对:缺!  吾联:人一自大亦面奤。  上联: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原对: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  新联:公司来港客,谁在乎水居客,巷居客。  新联为脖子等长所对。  上联:能者多劳,恐断四条腿骨。  下联:下流无耻,难保一个头颅。  此联为嘲熊、卞两县令而作。  上联:或入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国。  下联:余行道上,不堪回道问前途。  此联为讽袁世凯窃国称帝。  上联:学正不正,诸生皆以为歪。  下联:相公言公,百姓自然无讼。  此联为某学正与某官互嘲联。  上联:古龙小儿,才与命自相克。  下联:金老何庸?父和母名其镛。  此联为我一日偶创。  上联:李家十八子。  原对:奏事二三人。  吾联:花娘廿七人。  此联为李东阳答对某学士联。奏字拆的妙。  上联:洪洞县,共同三条水。  原对:岢岚城,可风两重山。  吾联:荠菜花,齐采一地草。  上联:上四心,下四心,宁德四心不一;  下联:外十口,内十口,古田户口何多。  宁德、古田皆福建地名。  上联:四维为罗,东西南北之人也;  下联:三王曰汪,禹汤文武之后欤。  黄道让对汪知府客人罗某。禹、汤、文、武为夏商周三代王,故曰三王。  上联:马宾王,骆宾王,马骆各宾王。  下联:龙主考,龚主考,龙龚共主考。  此联为【清】赵礼甫出联给叶廷琯所对。上联马宾王指【唐】大臣马周,字宾王。骆宾王指【唐】文学家骆宾王。叶一时无以对。道光三十年,云贵两地乡试,云南主考叫龚宝连,贵州主考叫龙元禧,叶方以此事对出下联。  上联:尊姓本为牛,个中人许多勾搭。  下联:大名原是草,门内汉不算东西。  此联嘲知县朱兰。  上联: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脑。  原对:龚庞两小子,龙首龙脚。  上联:尤郎中直脚便为犬。  下联:史先生脱口不成人。  此联为尤、史二友互戏联。  上联:吕先生品箫,须添一口。  下联:谢状元射策,何吝片言。  此联为谢一夔、吕原趣对。  上联:细雨沉沉,两沈钻头不出。  下联:狂风阵阵,二陈伸脚勿开。  此联为陈沈二书生避雨戏对。  上联:谢昆城抽身便讨。  下联:吴玉伦倒口便吞。  此联为考生讽考官谢昆城、吴玉伦。  上联:女姚虽好,只如半朵桃花。  下联:人言为信,莫费一番言说。  此联为姚月华答对杨达。  上联:僧去曾留,将人丢尽。  下联:因崇作祟,引鬼进门。  此联为嘲曾国藩办天津教案而作。  上联:丑足半垂,知伊少人。  下联:甲身不全,见君无口。  此联为苏颋嘲尹某,全篇隐尹字。  上联: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下联: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此联为嘲梁鼎芬而作。  上联:闯贼无门,匹马横行天下。  下联:元凶有耳,一兀直捣中原。  此联为嘲马士英、阮大铖而作。  上联:少目岂能识文字。  下联:欠金切莫问科名。  此联为嘲吴省钦典试江西。  上联: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下联: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此联为嘲李儒卿。  上联:陈亚有心终是恶。  下联:蔡襄无口便成衰。  此联为【宋】蔡襄、陈亚互谑而作。  上联: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下联: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  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马承学应道:“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上联:贾席珍失却宝贝珍珠,方为西席;  下联:陈家颜割落耳朵颜面,才是东家。  塾师贾席珍与东家陈家颜戏对。  上联:王大夫昆季筑墙,一土蔽三人之体;  下联:潘先生父子沐发,番水灌两牛之头。  某姓王的医生和弟弟修墙,邻居潘先生出上联讽指,王大夫回以下联。  上联:四维罗,马各骆,罗上骆下罗骑骆;  下联:言者诸,豕者猪,诸前猪後诸牵猪。  此联为罗姓和诸姓互讽。  上联:段稽查未披人皮,何假之有;  下联:刘监督丢下金刀,比卵不如。  此联嘲段姓稽查、刘姓监督。  上联:乌不如人,只少胸中一点墨;  下联:军无斗志,都因偏了半边心。  嘲内阁学士乌某与太史恽某。  上联: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  下联: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支枪。  上联: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下联:黾翁头上,再加半夕即成亀。  《聊斋志异》绿云代王勉(字黾斋)对桓文若。  上联:闯贼无门,匹马横行天下;  下联;元凶有耳,一兀直捣中原。  此联嘲【明末】马士英、阮大铖。  上联:龟为首,豕为身,不可与共;  下联:龙其头,鱼其腹,难以偕行。  此联嘲教员龚象衡。  上联:白旗丁偏心真可怕;  下联:青瞎子无目不成睛。  此联嘲长白、青麟两督学。  上联:鲁学童腰去四点,曾门弟子。  下联:史大人头加一画,吏部天官。  此联为鲁姓考生答对史姓考官。  上联:头同六畜,身类夜叉,像此等无义怪物,老子定要拦腰一杠。  下联:右边杉立,左如木偶,似这样不肖弃材,樵夫何妨劈面三刀。  此联嘲监学王文彬。头同六畜指王如六畜里的牛,身类夜叉文和叉相类,下联拆彬字。  上联:阿兄门外邀双月。  下联:小妹窗前捉半风。  此联为苏东坡、苏小妹互戏联。上联指苏轼出门邀朋。下联指小妹临窗抓虱。  上联:车乔二幕客,各乘半轿而走。  下联: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行。  上联:八人共拥炉中火。  下联:十口同耕郭外田。  此联为朱奎对父亲联。  上联:有水有米又有田。  下联:添人添口更添丁。  此联贺潘、何两家通婚。  上联:李氏姑娘腹怀十八子。  下联:方家子弟头斩一万刀。  此联为李氏女骂浪荡子方氏兄弟。  上联:有木便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下联:有米便是粮,无米也是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成娘,老娘虽爱子,子不敬老娘。  此联少女骂轻薄少年。  上联:品泉茶三口白水。  下联:竺仙庵二个山人。  古对:竹钟寺两个金童。  上联:二人合口为吞,口藏天下。  下联:又女变心成怒,心恨奴孤。  吾联:寸身出言称谢,言谋射策。  上联:鉏麑触槐,甘作木边之鬼。  下联: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注:鉏麑:【战国】晋力士;晋君派他前往刺杀名臣赵盾,他见赵盾天未亮就整理好衣冠准备上朝,忠国之心可见;便说杀赵盾则不仁,不杀则不忠,故撞槐树而死。豫让是【春秋末期】晋卿智瑶的家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此联不仅拆字还蕴含典故。  上联:锯是金居,解开两片木公松。  原对:泉乃白水,冲破一团麻石磨。  吾联:磺本黄石,炸碎无数山石岩。  上联:点将台前,王不出头谁做主。  下联:比武场上,力若少点定挨刀。  此联为潇寒所作。  上联:贿赂各有贝。  原对: 缺!  上联:二人言义议仁,论尽古今仁义事。  原对: 缺!  横披:公共安全专家局。  上联: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  中联:半开宽门,汝若进榨的没水。  下联:一板尸样,勾进去有口无言。  此联为上中下三联,每联隐横披一字。  重重叠叠联·第二  上联:孙子孙子孙膑使《孙子兵法》如孙子。  原对:缺!  自对:老子老子老李讲《老子道德》逊老子。  此联上联讲孙武(孙子)孙子孙膑使用《孙子兵法》如孙武一般厉害。我对的是讲李聃(老子)老爸(亦可称老子)老李(老子姓李,他老爸自然可以称呼为老李)讲《老子道德》比老子逊色。  上联:南国北人,此小偷偷偷偷东西。  原对:缺!  吾联:阖关过客,有路通通通通开封。  吾联:左辅右助,那总统统统统上下。  此联难处不在方位,难者实为四个偷。足见造词遣字之功力。下联路通即路引,即现在的通行证。  随便再这里说说对联中的连绵词,所谓连绵词既是以词性、词义相近的两个字构成的词组,如:葡萄、鸳鸯、蜻蜓、垃圾等,首先他必须是常用词。  在此联中四偷中的二三两个则是叠字连绵词。所以我们也须以连绵词而对。有人曾对于:夏日冬心,那老道道道道春秋。他则是以为此联最难的在与东西南北四方位,其实不然,参照梁羽生先生的《楹联的各自为对格》则知道对数量方位词可以以词性类同的词而对,而他的道道绝非连绵词。只能牵强附会为一趟又一趟的解释。  又如“枇杷树下弹琵琶”一联有人对与“骠骑将身穿缥绮”,且不论读音骠骑(biao qi)缥绮(piao qi)。上联两词皆为连绵词,下联两词骠骑为连绵词,缥绮则不是,故不能为对。  而此联我曾经结合其他古对做一联:  千里重关,四通八达,有路通通通通翼雍青兖扬荆豫梁。  有人对与:  止戈武队,诸长众阶,统官长长长长班排连营团军师旅。  我觉的此下联基本上全部对出了,但长长不能对通通,据作者解释长长的意思是一系列的意思,但长长作为连绵词只有长长地街道这一用法,故不能为对。我觉的对此联应把注意放在四个通上,不应该着重于拆字和四八的数量词。

常用对联大全


文章TAG:对联  文字  一般  什么  对联文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