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赤芍 对人体有什么做用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中药赤芍 对人体有什么做用

2,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是一味中药材,它来自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茎,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众多的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1.抗血凝 赤芍煎煮出来的药液对于我们的疾病很有效,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 2.活血止痛 活血止痛也是中药赤芍的重要作用,它能行瘀止痛也能活血,平时可以用于人类身热出血以及痈肿疼痛还有腹痛以及女性痛经与闭经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出色,另外人们出现跌打损伤时服用赤芍,也能让肿痛的症状尽快减轻。 3.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清肝抑菌、散热止痛 5.抗菌消炎 它对人体内的痢疾杆菌和伤寒菌都有很强的抑制和消除作用,另外把他提纯以后得到的中成药,还能消除人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临床上,它能用于人类肠炎,胃炎,以及气管炎等多种常见炎症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出色。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3,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可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症。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4,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禁忌

赤芍是一种很多人都很熟悉的中药材,而其功效作用也是非常多的,但是了解赤芍的人却不多,那么我们便来了解一下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的禁忌?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这味药它的主要的作用是清热凉血、散瘀止疼,赤芍味苦寒,可入肝脾经,清热凉血。赤芍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在妇科的痛经,赤芍使用的也是比较多的。入肝经可活血化瘀,对胁痛、血瘀、闭经、痛经、跌打损伤引起的血瘀疼痛有明显疗效。还具有眼睛肿痛、肝郁胁痛、腹部肿块腹痛、跌打损伤、痈肿肿痛、疮疡等功效。赤芍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赤芍的禁忌 不可以和藜芦同用,闭经的患者禁止服用。血气虚弱的人要谨慎食用,还有一些可以食用的人群,如凉些的人适合生吃,还可以用于止血,止血最好用醋炒后再食用。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因此赤芍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赤芍药煎液与没食子酸乙酯,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赤芍有副作用吗 虽然赤芍具有治瘀滞经闭,腹痛,胁痛,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功效外,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药材。有句古话不是说是药三分毒嘛,因此,若想食用赤芍的话,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赤芍不宜大量食用。即使是水果、蔬菜等人们常吃的食物都不适宜大量食用,更何况是作为药材的赤芍呢。血虚者慎服。血虚者要慎重食用赤芍并不是现在所研究出来的,自古代起就有了这个说法。例如在《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这里的一物就是指赤芍;《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赤芍的用量 赤芍的用法用量是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赤芍的用药忌宜是血虚者慎服。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的功能是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它的主治是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柴胡、牡丹皮等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可用赤芍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用。赤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及同属草芍药、川赤芍、毛叶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等的干燥根。均为野生。

5,赤芍功能及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2、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3、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4、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5、去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止痛,利小便,益气。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6,赤芍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赤芍为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两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赤芍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赤芍的功效和作用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赤芍的食疗方法   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   赤芍药100克黄柏100克以蜜拌合涂炙令尽 锉。上药 捣筛为散 每服15克 以淡浆水一中盏 煎至五分 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治疗血痢腹痛: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 炙、地榆各50克。上三味捣筛 每服15克 以浆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治疗五淋:   赤芍药50克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 每服5克 水煎 空心服。《博济方》   治疗急性乳腺炎:   赤芍50——100克 生甘草10克。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 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 为末 盐一捻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渣服 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治衄血不止:   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   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胫腓神经炎:   桑枝50g 酒赤芍30g 薏苡仁15g水煎服,有良效。   夜半腿疼方:   续断、牛膝、桑枝、桂枝、当归、枸杞子、厚朴、茯苓、赤芍、甘草、鸡血藤、木香、菟丝子、麦芽、谷芽水煎。   习惯性便秘:   柴胡15g 槟榔15g 知母6g 赤芍6g 黄芩6g 厚朴6g 草果1.5g 大黄6g 麦冬3g 水煎服。   顽固性荨麻疹:   白藓皮30g 生地24g 槐花24g 苦参15g 蝉衣12g 牡丹皮12g 赤芍9g 防风9g 地龙9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3次服。对血热夹溼者有效。   颈椎病:   葛根9g 丹参15g 桂枝6g 羌活9g 白芷9g 白芍15g 赤芍15g 当归15g 鸡血藤30g 地龙9g 大枣3枚 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热入血分症,热伤血络症:   水牛角30g,生地黄24g,赤芍12g,牡丹皮9g上药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方中赤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于热盛出血者尤宜。   痈疡肿毒初起: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皁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25g,陈皮9g。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方中赤芍活血散瘀。

7,赤芍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赤芍】 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禁忌人群: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赤芍的基本介绍】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赤芍的选购】 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赤芍的食用方法】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8,赤芍有何功效

亦芍味辛苦,性微寒,属活血化瘀药。与白芍有相类的作用,但赤芍偏于活血散瘀,凉血,消痈肿。常用于血瘀经闭、胁肋疼痛、痈肿疮毒等情况,下面就赤芍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1、血热吐、衄:常配合生地,丹皮,犀角、元参、白茅根等同用。 2、血瘀经闭:常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牛膝、茜草等同用。 3、跌打损伤、血瘀作痛:可配合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续断、骨碎补等同用o 4、胁肋疼痛;胁肋部属肝经,赤芍能入肝经、活血通络,凉肝清热。可配柴胡、香附,郁金,枳壳、片姜黄、川楝子等同用。 5、痈肿疮毒:血中毒热郁壅瘀滞而生痈肿疮毒,可用赤芍凉血活,虹,散瘀消肿而止痛。常配合银花,连翘,白芷,天花粉,蒲公英、野菊花,地丁,炙山甲等同用。总之,凡因血瘀、血热而引致的疼痛、红肿、出血,斑疹等,皆可随证选用。 白芍偏于养血柔肝,性收而补,善治血虚疼痛。亦芍偏于行血活血,性散而泻,善治血瘀疼痛。 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而凉血和血。亦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 用量一般为一钱半至三钱。 腹中冷痛,腹泻及无瘀血者忌用,不可与藜芦同用。

9,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赤芍如何食用

1、抑制肿瘤实验表明,赤芍的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艾氏腹水癌和W256鼠腹水的形成,明显缩短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赤芍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荷瘤小鼠体内Lewis肺癌及肉瘤S180细胞的肺转移。其他作用。2、调节T淋巴细胞。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抑制性T细胞(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3、抑制体液免疫。赤芍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其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对血凝有抑制作用有实验证明:赤芍能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5、解痉和抗胃溃疡。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6、抗炎。赤芍所含的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7、扩冠。有直接的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犬的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 赤芍防风散结汤药方:玄参1钱,前胡8分,赤芍药8分,黄芩8分,桔梗8分,防风8分,土贝母8分,苍术8分,白芷8分,陈皮8分,天花粉8分。制法:上锉。用法:水2钟,煎至8分,去滓,食后热服。功效:化痰散热。主治:痰火结滞,睥生痰核。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赤芍当归散药方:当归、黄芩、芍药、芎藭各210克、白术105克。用法:上药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二次。功效:养血健脾,清热安胎。主治:妊娠胎动不安。
【赤芍】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禁忌人群: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赤芍的基本介绍】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赤芍的选购】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赤芍的食用方法】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赤芍】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禁忌人群: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赤芍的基本介绍】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赤芍的选购】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赤芍的食用方法】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10,赤芍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凉。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传统应用】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的发热、红斑、皮疹、舌质红绛,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闭经,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赤芍药散(《证治准绳》:赤芍、丹皮、茯苓、白芷、柴胡),治疗闭经发热。 治疗温病热入血分高热、出血的犀角地黄汤和清瘟败毒饮中也有赤芍,用以清热凉血。治疗痹证关节酸痛的蠲痹饮、独活寄生汤、三痹汤中,均用了赤芍或芍药以活血通络。 【主要成分】 主要含芍药苷类和丹皮酚类成分。 1.芍药苷类:赤芍的成分与白芍大致相同。都主含芍药苷,但量上有差异。《中国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不得少于2%。赤芍还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 2.丹皮酚类: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 3.其他:赤芍还含胡萝卜苷、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抗凝、抗栓塞 1.抗血小板聚集:和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并不影响血小板数量。 2.抗凝血: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赤芍煎液能显著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赤芍与红花等量同用,能起最强的协同抗凝效果。 3.抗血栓形成:赤芍煎液具有较强的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4.激活纤溶:赤芍煎液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并能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5.降脂和降黏:对实验性粥样硬化家兔,赤芍浸膏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高黏滞血症,赤芍精可显著降低全血黏稠度。 (二)对心血管 1.扩冠:有直接的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犬的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 2.保心: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明显抑制ST-T波的异常。赤芍可缓解烫伤后大鼠的心功能损害。 3.降低肺动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均有良好的缓解效果。此作用优于川芎嗪,表现为肺血管扩张,肺血运改善,肺动脉压下降,心排出量增加,心肺功能均得到改善。 对犬急性实验性门静脉高压,赤芍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其压力。 4.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赤芍可使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减少,此作用较硝苯吡啶强,并可见主动脉内膜所含之总胆固醇、钙、磷脂均显著降低。血浆LPO显著降低至正常;使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 (三)调节免疫和抗炎 1.抑制体液免疫: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其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调节T淋巴细胞: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抑制性T细胞(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3.抗变态反应: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赤芍正丁醇提物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显著增强,并使肝重量明显增加。但赤芍水提物和醇提物无明显影响。 5.抗炎: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四)保肝 具有保肝作用。赤芍静注可使大鼠肝萎缩程度明显减轻,降低转氨酶;可明显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伤,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赤芍可改善肝炎后肝纤维化,促进肝纤维组织重吸收。其保肝和抗纤维化的机制与改善肝内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提高血浆纤维联接蛋白水平等有关。 (五)解痉和抗胃溃疡 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 (六)其他 1.镇静、镇痛:芍药苷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和解热作用,与甘草提取物在镇静、镇痛、抗惊和降低体温方面均有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丹皮酚也有显著的镇静、抗惊作用。 2.对肿瘤的影响: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艾氏腹水癌和W256鼠腹水的形成,明显缩短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赤芍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荷瘤小鼠体内Lewis肺癌及肉瘤S180细胞的肺转移。 赤芍水提物与化疗药同用。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和氨甲蝶呤的抗癌作用。 3.赤芍能显著增强肝细胞DNA的合成。 4.增强耐缺氧能力赤芍能降低大鼠线粒体的耗氧量,赤芍腹腔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作用强于丹参。 5.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七)体内过程 静注药后l0分钟,大多数组织药浓度已达高峰,以肝、肺最高,心、脾次之, 脑、胎盘再次。赤芍衍生物801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静注5分钟于脑中即达药 浓高峰。芍药苷部分以原形经尿和胆汁排泄。 【临床应用】 1.肝病赤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报道需 大剂量使用,或与柴胡等同用。 2.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赤芍口服或用注射液,可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3.冠心病和脑梗死改善胸闷胸痛症状和缓解心绞痛,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 4.急性乳腺炎和急性淋巴结炎赤芍与黄芩、蒲公英等同用。 5.血管炎和紫癜紫斑包括免疫病之血管炎、紫癜紫斑,过敏性紫癜等。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6~12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以上患者一样的不良反应。 服用天麻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冬季茎枯时挖出者为“冬麻”,质量较好;春季植株出芽时挖出者为“春麻”,质量较差。挖得后,除去地上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微火烤干。润透切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 天麻主要产于中国的华中及华南地区。中医认为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天麻营养分析 1.平肝熄风。本品质润多液,能养血熄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天麻的药膳食谱选介■ ★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蒸鸡蛋 功效:对痔脱肛、子宫脱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天麻粉6克,鸡蛋1个。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湿的白纸沾贴住鸡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笼内蒸熟,去壳食用鸡蛋和天麻粉。 用法:早晚各食服一次,1 0天为1个疗程。停服2天再服,连服3个疗程。 ★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脑震荡后遗症所导致的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 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 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 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 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 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妊娠先兆流产,伴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文章TAG:赤芍  功效  作用  中药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对人体有什么做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