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槟榔花有什么用途

槟榔花有健胃;止渴;止咳。主口渴;咳嗽 的功效。

槟榔花有什么用途

2,槟榔花有什么功效和有什么副作用

槟榔花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产于广东等地,它的性味归经是:甘、微寒;胃、肺二经,如果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可以治疗咳嗽,一般是夏季采集,然后晒干,去梗。它具有养胃生津、清肺润燥的功效。

槟榔花有什么功效和有什么副作用

3,摈榔花有什么作用

【出处】《中药志》【拼音名】Bīn? L?n? Huā【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布】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功能主治】①《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②《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

摈榔花有什么作用

4,槟榔花是不是可以治胃痛

槟榔不能治胃病!主要用于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食带,水肿痰癖等等症状!
根治胃痛,你可以选用百花散,能让你彻底康复的,成份:天台山悬崖峭壁上采集的灵兰(亦称吊兰、铁皮石斛花)、乌药(亦称长生不老药)、猴头菇、麝香 奇花异珍配制而成,《百花散》对各种胃病有神奇效果,旧社会在缺医少药的浙江天台县深山中有“起死还魂散”之美称。《百花散》对胃绞痛、胃炎、胃胀、胃酸、胃疼、肠炎、胃痛、胃窦炎、胃涨、胆汁返流胃炎、胃粘膜糜烂、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萎缩性胃炎胃癌、食管炎、食道炎有着现代药物无可比拟的神奇效果
槟榔花可以养胃生津、清肺润燥。

5,槟榔花有什么药用价值吗

槟榔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钙 3.75 %、 磷 0.252 %、 铁 1.165 %、 钾 6.52 %、 钠 13.56 %、 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 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 补肾益精、润肺养阴” 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 小儿赤气、肿疮脐伤、止痛、气不足、去劳劣、解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槟榔花【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植物形态详槟榔条。【采集】夏季采集。晒干,去梗。【药材】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产于海南等地。【功用主治-槟榔花的功效】①《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②《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
功能主治:健胃;止渴;止咳。主口渴;咳嗽

6,槟榔花有什么作用

槟榔花   槟榔花   【拼 音】   BINGLANGHUA   【来 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   【功 效】   养胃生津、清肺润燥。   【主 治】   治咳嗽。   【性味归经】   甘、微寒   胃、肺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于广东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拉丁名】   Areca catechu L.   【考 证】   出自《中药志》。   【生药材鉴定】   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鳕鱼肝拌槟榔花   材料:槟榔花6两、鳕鱼肝罐头1罐、洋葱1两、盐1/2小匙、酱油1小匙、香油1小匙   前置作业:将洋葱切末,不习惯辛辣味,可以清水漂过后沥乾。   1拌料   将槟榔花汆烫1分钟后置大碗中,与盐、香油、鳕鱼肝罐头中汤汁拌匀后,再拌入鳕鱼肝。   2调味   将洋葱末以酱油调味后,一起淋在鳕鱼肝上即可。   另可在成品上滴少许香油,以增加香气。
是用来治咳嗽。不可以治胃病的,如果你有胃病建议你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三餐都要按时吃哦,身体才会健康哦!

7,槟榔花的功效

槟榔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在亚洲的许多地区,例如台湾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槟榔是棕榈科植物,英文名为Areca, Betelnut, Pinang。在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台湾等热带近海的地方。槟榔的种子,有仁频、宾门等多种称谓。自古以来槟榔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时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海南待客有 “茶,烟,酒,槟”等四种等级,槟榔只有在迎贵宾,婚庆等重大节日才摆上筵席,可见其地位。目前随着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槟榔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中了。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即使墨客骚人对槟榔也情有独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曾写过“红潮登颊醉槟榔”的佳句。鲜食槟榔有一种“饥能使人饱,饱可使人饥”的奇妙效果,空腹吃时则气盛如饱,饭后食之则易于消化,可谓人间仙果。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不仅如此,槟榔还有治青光眼、 血压增高、驱虫等症的效果
药用价值 中药名称   药名 槟榔   别名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2] 药材基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inn.的种子。[2]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2] 功效主治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2] 用药禁忌   本品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气虚下陷者禁服。[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文章TAG:槟榔花  有什么  有什么用  什么  槟榔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