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西瓜虫的原名

西瓜虫的原名(学名)叫:鼠妇。

西瓜虫的原名

2,西瓜虫的特点

西瓜虫又称鼠妇,潮虫,属无脊椎动物,截肢动物门,假壳钢,潮虫亚目
西瓜虫?

西瓜虫的特点

3,西瓜虫吃什么是害虫还是益虫啊

这种昆虫学名“鼠妇”,俗称“西瓜虫”,甲壳纲,等足目,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现在天气暖和了,活动频繁起来,从野外爬到家里容易带来病菌。建议用它爱吃的土豆片、红萝卜等蔬菜作诱饵,等它们聚集后,再用一般的杀虫剂就可以消灭。

西瓜虫吃什么是害虫还是益虫啊

4,什么是西瓜虫

老百姓俗称的潮湿虫就叫西瓜虫。
长得像西瓜的虫子
鼠妇又叫西瓜虫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受到外界刺激就会缩成一个球状故名西瓜虫
学名:鼠妇

5,家中有西瓜虫怎么解决

可以喷常规杀虫药即可,以后保持家里干燥,封堵墙缝
什么叫西瓜虫
什么叫西瓜虫呀?没见过
是屋子里潮湿,才会有西瓜虫,把屋子里的卫生搞好了,屋子里干燥了就不会有了。
这个虫子好像没有多大的危害,你只要扫出去就可以了。
用一点 沙虫药就可以拉

6,鼠妇俗名西瓜虫到底有没有耳朵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耳朵 但是其肢节上有类似于耳的结构 可以感受到声音

7,俗名西瓜虫到底是什么东西

西瓜虫学名 Armadillidiμm vulgare Latreille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 别名 鼠妇;俗称 潮虫。分布中国各地。 寄主 在田间主要为害瓜类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浆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黄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苋菜、空心菜、莴苣等叶片及食用菌等。 为害特点 为害幼芽、嫩根造成缺苗断垄,为害草莓时把浆果吃成孔洞;瓜类幼苗绿色部分受害后常不生蔓。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一14mm,体宽5—6。5mm,长椭圆形,共13节,灰褐色,头部具1对线状触角;胸部8节,各节具1对足,腹部具7对腹足,尾节末端为两个片状突起。雌成虫体背暗褐色,隐约可见黄褐色云状纹,每节后缘具白边,雄虫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黄褐色。初孵幼虫白色,半透明,长约1.3一1.5mm,宽0.5一0.8mm,后逐渐变深,形态与成虫近似,仅大小、体色不同。 生活习性 该虫胎生繁殖,离开母体即可自由活动取食,取食后体壁颜色变深,身体增大,隔一段时间需钻入土中蜕皮,每雌可繁殖110头,幼虫孵化后多随雌成虫群集在一起,约经1—2.5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经1年成熟,多发生在阴暗潮湿墙角或石头、土块下,夜出为害,以晚上21—22时、清晨7—8时活动最盛,阴天也出来活动,幼苗及贴地果易受害,对圈肥及腐草有趋性,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受惊后立即卷缩成“西瓜”状。
蜱虫(念pí,二声)俗称草爬子、扒嫉、瘦牛叮(意即牛都能被叮瘦),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 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危害】   1、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吧,掉到人身上后往身上钻,钻到大脑就完了   2、蜱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在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   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   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文章TAG:西瓜  西瓜虫  原名  西瓜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