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似于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俗语有哪些

嫁人不嫁自村人

类似于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俗语有哪些

2,小学谚语急急急

教我们作文要有决心、有恒心的有 ;8,12,13,18,26 仔细观察的有 ;1,14,15 要写真实材料的有 ;2,19指导我们怎样选材的有 ;21作文要求精不求长的有 ;3,5,7,16文章要有中心的有 ;20写好作文平时要多读书的有 ;4要我们想好了再作文的有 ;6,17,24,25 作文写好后要认真修改的有 ; 10,11,23要我们写好文章开头、结尾的有 9,22 个人认为应该是这样,不知对否。

小学谚语急急急

3,谚语有哪些

太多了,随便弄几个。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5.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 伤筋动骨一百天 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狭路相逢勇者胜。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7.擒贼先擒王。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女人嫁汉,穿衣吃饭。   10.王气垫,气垫王,为卖气垫到处忙。 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谚语有哪些

4,有哪些关于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东虹日头西虹雨。 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冬至,长一蜂刺; 过了腊八,长一杈把 朝雾晴,晚雾阴. 朝雾不收,细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5,关于春天的谚语有哪些 急急 大后天要上课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 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6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3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39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40春雨贵如油 41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42春无三日晴 43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44立春赶春气 45早春晚播田 46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4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4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5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1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52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53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54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6,有趣谚语有哪些

楼上的你傻啊!你说的那是歇后语。他要谚语!儿大不由爷。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孩儿不离娘,瓜儿不离秧。 人留子孙草留根。 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有钱难买亲生子。 孙子奶奶的拐杖。 儿女都是父母身上肉。 手掌手背都是肉。 鼻涕子,出好汉。 宁养顽子,莫养呆子。 一个担里的果有酸有甜,一个娘养的孩子有好有坏。 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一窑烧得几百砖,一娘养的不一般。 不要金玉重重重,但愿儿孙都成人。 有钱难买子孙贤。 买尽天下物,难买子孙贤。 富贵好,不如子孙好。 成器子赛过无价宝。 爹娘养身,自己长心。 父母生身,自己立志。 爱子当教子。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养子不教,不如不要。 娇子如杀子。 春耕不好害一春,教儿不好害一生。 刀不磨快难砍柴,孩子不教难成才。(景颇族)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才。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得过且过成大祸。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维吾尔族)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树杈不修要长歪,子女不教难成材。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月里婴儿娘引坏。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言教不如身教。 娇生惯养,没有好儿郎。 入田观察,从小看大。 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水有源,树有根,不认爹娘如畜生。 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也一样对待自己。(维吾尔族)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生前不给父母吃,死后何必去祭坟。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敬父别忘叔,敬母别忘舅。(蒙古族) 狗记路,猫记家,小孩只记吃奶妈。 骄子不孝。 爷不死,崽不乖。 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破阿四。 阿大穿新,阿二穿旧,阿三穿补,要四穿破。 人亲骨肉香。 人要亲朋马要鬃。 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外甥不出舅家门。 近邻不可断,远亲不可疏。(藏族) 久住令人厌,勤来亲也疏。 荒年无六亲,旱年无鹤神。 好亲戚不如穷菜园。 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子亲眷。 一家衣食常不足,骨肉至亲不上门。 一朝人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行要发伴,居要好邻。 邻居好,赛金宝。 邻居好,无价宝。 邻居好,一片宝。 和得邻居好,胜过穿皮袄。 没有木头,支不起房子;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藏族) 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不如近门,近邻水如对门。 隔邻居,不隔心。 多年邻居变成亲。 得好乡邻胜过亲。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宁盼邻家买个驴,不盼亲戚中个举。 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千金买户,八百买邻。 你父亲在世时,就要了解邻居。(柯尔克孜族) 和睦能结邻家。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莫把邻居当作盗贼。(维吾尔族) 只顾自己的人,和邻居合不来。 为自己的狗护短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族) 邻居平安,自己也平安。(维吾尔族) 一家有事,四邻不安。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人到难处邻里来。 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瞒天瞒地,瞒不了隔壁邻居。 破车损坏道路,坏人殃及邻里。(维吾尔族) 阴险的邻居,有时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 隔重门户隔重山,隔层楼板隔层天。

7,有什么歇后语

当了衣裳买粉搽 --- 穷讲究;穷打扮 当面锣,对面鼓 --- 明打明敲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 阳一套,阴一套 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 --- 阳奉阴违 当面肃葱 --- 一层一层地摆摆(比喻一件事一件事他说清楚) 进歇后语大全网 什么歇后语都有。。O(∩_∩)O~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悉的语言。俗语包括谚语、熟语和歇后语三种形式,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礼物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吃了秤砣——铁了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当了衣裳买粉搽 --- 穷讲究;穷打扮 当面锣,对面鼓 --- 明打明敲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 阳一套,阴一套 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 --- 阳奉阴违 当面肃葱 --- 一层一层地摆摆(比喻一件事一件事他说清楚) 进歇后语大全网 什么歇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吃了秤砣——铁了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后语都有。。O

文章TAG:民间  民间俗语  哪些  类似  民间俗语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