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学习概率和统计需要那些基础

再学学微积分就可以开始学概率论了
太需要了,特别是微分和积分,极限。

学习概率和统计需要那些基础

2,统计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1. 数学分析本科统计学不学高等代数(至少中财是)学的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注重理论推导过程,对于很多数学原理的理解很有帮助。虽然统计和数学不一样,但是统计需要数学。微积分知识是后续学习概率论的基础,概率论是整个统计学专业学习的基石,对于微积分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熟练掌握。2.高等代数高等代数比线性代数难,内容更多,线性代数较为简单,本人本科学的是高等代数,涉及到的原理推导和知识更多,线性代数只是涉及到代数最基础的知识,对于后续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帮助不如高等代数明显。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必须学习的课程,各个高校选取的教材不一样,本人本科学的是卯时松版的课本,同时参考过浙江大学版的教材,卯时松版教材较难,对于深入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帮助很大,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可以掌握,课后习题难度较大。

统计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3,统计学基础

B
总体是该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集合,单位是其中1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统计学基础

4,作为一名统计员应该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统计员的工作从某种承度上说,对企业更为重要。 1、企业向国家相关统计机构上报数的窗口,要有统计知识,文字及数字组织方面的知识。 2、企业内部管理报表数据业源,承担着内部核算的重要任务,对本企业的经营要有基本了解。

5,学习统计需要哪些数学基础

同意以上的观点。不过说简单也简单,你如果是想使用统计软件中的某些功能来分析你研究领域里面有些模型,比如方差分析、回归、相关等最基础的,那就容易了,只要你掌握那些方法和结果怎么解释,统计也就变得很容易。统计学里面包罗万象,很复杂,就像学Photoshop一样,功能很多,专业人士也不见得玩的很透,更何况一般人呢!你只要学好你自己需要的就行了!
1.你这个系统的学习,可能只是希望而已,因为确实比较难,申明不是打击哈,而是鼓励!!2.需要学会的而基础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概率论等3.最重要的是个人的理解能力!
我的意思是能够把像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教材的定理、证明等推导过程以及一些性质的证明等看明白,比如岭回归那个基本公式是个什么意思?

6,学统计应准备些什么基础

一、 统计学中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经济应用统计学》,首先要掌握教材中的各个基本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很重要,但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理解来加强记忆,要抓住要点,能用自己的认识和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要能联系实际或其它课程的知识,并将它们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概念和范畴上去,因为这些概念和范畴都是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学习时也要能够返回到具体实践中去。 不少学者反映,统计学中的概念、范畴既多又抽象,很难理解和记忆,运用起来更困难。其实,只要抓住各个概念和范畴的要点,结合实际例子来学习,是不难记忆和使用的。如在第二章“统计基本概念”中,我们就遇到了如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量和变量值等概念,为了理解和记住这些概念 二、 计算方法与公式的灵活运用 统计学中的方法问题很多,许多计算公式也需要记住并会运用。初学统计的同学往往会认为,统计学中的计算都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只要数学基础好并记住公式,计算没有多大问题。然而,事实上许多既使记住了计算公式仍会解错习题。可见,仅仅具有数学基础和记住计算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统计学毕竟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纯数学,如果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不清,即便背熟了计算公式,也未必能做到灵活运用。 怎样才能将统计学中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恰当运用到社会经济现象中去,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记住计算公式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涵义的理解。有些习题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其中却绕了不少的弯子,只有经过仔细剖析,真正理解其涵义,才能灵活运用各种计算公式。

7,统计学与统计学基础的区别

统计学与统计学基础的区别:主要是研究范围有很大的差异性,统计学不仅重视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而且重视对所获得的总体全部数据的定量分析,同时,重视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方法的研究。它是一门重点基础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包括统计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知识。统计学基础只是统计学专业课程的一门基础课。 1、统计学是一门一级学科。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2、《统计学基础》是高等学校一门专业必修课程,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俊平。
可以有两种理解。【1】【统计学基础】是【统计学】的基础部分。【2】【统计学基础】是统计学学习必需的知识。一般趋向于前者。
1.从其研究目的来看,两者都重在揭示总体现象的数量规律性,而统计学更声称要以对总体现象的定性认识为基础。 2.从其研究的途径来看,数理统计希望通过对总体部分个体的数量特征的研究,以达到对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认识;而统计学既希望通过对构成总体的全部个体的数量特征的研究(如果可能$或值得的话),以达到对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对构成总体的部分个体的数量特征的研究,以达到对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认识。 3.从其研究的手段来看,数理统计主要依赖于小样本特征值统计分布的数学原理来推断总体的相应特征值;而统计学或者说推断统计学主要依赖于大样本特征值统计分布的数学原理来推断总体的相应特征值。 4.从其研究的主要范围来看,数理统计侧重于对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而统计学不仅重视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而且重视对所获得的总体全部数据的定量分析,同时,重视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方法的研究。 5.从其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数理机理而言,概率论是其共同的基础。特别是作为统计学基本方法之一的大量观察法,其数理基础正是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统计学中用大样本可以方便地推断出总体特征的数理基础正是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而无论是大数定律还是中心极限定理也都是数理统计的根基。 6.数理统计尽管强调应用性,但是它本身还是一门数学学科,重在应用方法的数理基础的研究;统计学更侧重于对解决社会、经济等现实问题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而方法本身的数理基础的科学性研究,则由相应的理论统计学去研究,事实上,推断统计方法的数理基础的科学性研究,正是数理统计的研究范畴之一。 从上述数理统计与统计学的特点及其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数理统计研究问题的理念及其方法已对统计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但是,数理统计与统计学毕竟是两门差异较大的学科,不可能简单地加以“统一”。

8,统计基础知识

(10000+7500+12000)/(10000/4+7500/5+12000/6)=4.92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统计总体形成的三个条件:   第一,客观性;总体和总体单位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观察和计量的;   第二,同质性;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必须是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   第三.差异性;构成总体的各单位除了同质性一面还必须有差异性一面,否则就是需要统计研究了。   统计总体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分为两种: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   (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且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体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这与研究目的和要求有关。   例如:要了解某一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究目的),总体是该地区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要了解某一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情况(研究目的范围变小),总体是该企业所有职工,总体单位是每一位职工。比如,我们在网上看到,某地区电力系统职工的查表员工年薪达到12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该电力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总体就是该电力企业的所有职工,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位职工。   标志与指标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不能用数量表示。主要用作分组的依据。   表现形式有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可以用数量表示。可进行计算。   (2)指标: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   一种是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适用于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   另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适用于实际统计工作。   (3)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   ②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4)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①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化的关系。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单位标志:简称标志,是指总体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总体 和总体单位是互为存在条件的连接在一起的,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不存在,没有总体,也就无法确i定总体单位。
1.计算出总共卖出多少重量:A:10000/4=2500斤 B:7500/5=1500斤 C:12000/6=2000斤A+B+C=6000斤 2.总共卖了多少钱 A+B+C=10000+7500+12000=29500元3.平均价格:29500/6000=4.92元/斤
10000*4/29500+7500*5/29500+12000*6/29500=5

文章TAG:统计  统计基础  基础  学习  统计基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