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名词解释原子核

原子核释义: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氢原子核仅由一个质子组成)

名词解释原子核

2,原子核是什么

 191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接近180°的试验事实确认:原子内含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带正电的中心,这就是原子核。

原子核是什么

3,什么是原子核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夸克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束缚电子带负电荷,两者所带电荷相等,符号相反,因此,原子本身呈中性。束缚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原子核运动,当原子吸收外来能量,使轨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自由运动时,原子便失去电子而显电性,成为离子。

什么是原子核

4,原子核是什么

是电中性的物质,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正负抵消,原子就不显电,原子是个空心球体,原子中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几乎不占质量,通常忽略不计。 望采纳
原子中带正电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 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正负抵消,原子就不显电,原子是个空心球体,原子中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几乎不占质量,通常忽略不计。

5,什么是原子核

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6 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于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5%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4g/cm3,即1g/cm3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3t。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 http://8b.ssvz.com/wenzhang.asp?art_id=4913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
原子的核心 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电子绕其运动

6,原子核是什么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⒖M【十的负十五次米】]~10-⒕M【十的负十四次方米】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⒕g/cm⒊【每立方厘米的地方里有十的十四次方克核】,即1cm-⒊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⒏t【十的八次方吨,即1亿吨】。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
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 子 核 是 由 带 正 电 荷 的 质 子 和 不 带 电 荷 的 中 子 构 成
原子中带正电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正负抵消,原子就不显电,原子是个空心球体,原子中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几乎不占质量,通常忽略不计。

7,原子核是是什么意思

原子核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原子核占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与周围围绕的电子组成原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2至10-13公分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如果将原子比作地球,那么原子核相当于棒球场大小,而核内的夸克及电子只相当于棒球大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约为1014克/立方公分,原子核内有核壳层结构,称为幻核。扩展资料:1911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在验证汤普森的梅子布丁模型时发现了原子核。汤普森在早些时候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由于原子不带电,他假设原子中必然有带正电荷的部分。在其梅子布丁模型中,汤普森认为电子随机散布于带正电荷的球体中。卢瑟福设计了一个使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他推测若汤普森模型是正确的,那么巨大的α粒子会穿过金属箔,其路径也不会有较大偏转。令卢瑟福惊讶的是,绝大多数的α粒子直接穿过了金属箔,但也有很少的α粒子发生了很大角度的偏转。由于α粒子的质量约是电子的8000倍,此偏转必然由非常强大的力造成。卢瑟福因此意识到梅子布丁模型并不准确,α粒子只可能因原子内包含原子大部分质量的一集中电荷的中心作用而偏转。从此,卢瑟福提提出了卢瑟福模型。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原子核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5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

文章TAG:原子  原子核  名词  名词解释  原子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