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简介

呵呵、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七绝圣手 不知王昌龄、枉为文化人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简介

2,王昌龄的资料

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同名的还有原湖北省天门师范教务主任王昌龄。

王昌龄的资料

3,出塞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呵呵,帮你搜的,不敢居功,只希望帮到你吧。我是董老师。

出塞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4,王昌龄 出塞的简介 简介

【作品概说】 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代。由于国势的强盛,唐王朝或抗击外族入侵,保卫边防;或对外开拓疆土,进行战争,引起了人们对边塞生活的关注。一些有边塞生活经历、或向往边塞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唐诗的一大流派,即“边塞诗派”。王昌龄就是重要的边塞诗人。他写过两首<<出塞>>,

5,有关王昌龄的资料

王昌龄简介 --------------------------------------------------------------------------------【生平简介】 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主要作品】 闺怨 芙蓉楼送辛渐 出塞 采莲曲 塞上曲 塞下曲 长信怨 春宫怨

6,急求王昌龄的背景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521.htm
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王右丞等同列,而宋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 http。《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com/question/4370571.html,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韦苏州,又有江宁、京兆两说.baidu://zhidao.baidu.com/question/4370571、韦,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

7,王昌龄的简介急需要简短些的谢谢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王昌龄,他宇少伯,是盛唐著名诗人,大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死于玄宗天宝十五年

文章TAG:王昌龄  简介  资料  唐代  王昌龄简介资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