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PA的定义与重要性
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是指学分绩点平均值,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表现的统计结果。不同学校的GPA计算方法可能存在差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GPA是评价学生学术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 快速,准确地计算出GPA对于学生的奖学金、奖励资金、出国留学以及毕业考试的考试成绩都有着直接影响。

2. GPA计算算法
目前,主要有三种算法来计算GPA。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算法。
2.1 4.0等级制算法
4.0等级制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GPA计算方法。在4.0等级制算法中,大学的最高学分是4个学分,最低为0个学分。所有的学科均按照该标准计算GPA,成绩跟踪以及绩点计算公式如下:
(1) GPA = (G1?C1+ G2?C2 + G3?C3 + ... + Gn?Cn)/ (C1 + C2 + C3 + ... + Cn)
(2) G为成绩绩点,1分对应的绩点是0.0,2分对应的绩点是1.0,3分对应的绩点是2.0,4分对应的绩点是3.0
(3) C代表课程学分
2.2 100分制算法
100分制算法相对于其他GPA计算算法较为直观,因此备受欢迎。在此算法中,学生的每个课程都有一个绩点,而且学分绩点是计算GPA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绩跟踪以及绩点计算公式如下:
(1) GPA = 课程总得分/总学分
(2) 总得分是指 所有课程的分数总和
(3) 及格线分数>=60分
2.3 加权平均算法
加权平均算法是另一种常规计算GPA的方式。在加权平均算法中,学生必须排除退、缓考成绩计算,不同的课程成绩对学生GPA影响的权重也不同。成绩跟踪以及绩点计算公式如下:
(1) GPA = (∑(ci × gi ) )/∑ ci
(2) ci 代表学分数,gi 代表不同课程成绩分数所对应的绩点等级。
3. 计算GPA时的注意事项
计算GPA,不仅要使用上述三种算法之一,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排除挂科成绩和重修的成绩
在计算GPA时,应排除任何挂科、缓考或重修的成绩。即使这些成绩最终在相关的课程中得到了合格的成绩,也应该在GPA的计算中排除。
3.2 不同学科的权重注意
不同学科成绩对学生GPA的影响权重是不同的。在4.0等级制的情况下,一门学科的最高分为4分,而在另一种算法中,成绩分数最高分数可以达到100分。
3.3 加权平均算法中的注意事项
在计算GPA时,一些加权平均算法根据不同课程的难度和学分数,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计算。这意味着学生在选课时应该特别小心,尽量避免选择高负荷和复杂的课程。
4. 小结
全球各地的学校,采用不同的GPA算法,但本文重点介绍了四个主要的指导原则。无论采用哪种算法,最重要的是要准确计算学生的成绩,以允许他们实现他们的目标,包括奖学金、入学资格和奖励金。
文章TAG:gpa有几种算法 如何计算GPA?不同的算法帮你轻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