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喝中药的方法

合适温度,一口气喝下!

喝中药的方法

2,中药应该怎么喝

中药服法,是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的。一般来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而安眠药物则应在睡前服。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
趁热喝
捏住鼻子,猛灌!
熬着喝

中药应该怎么喝

3,中药怎么喝

一般一天喝一次到两次,一次就是一小碗。
一天喝2-3次,宜100-200毫升,饭后服用
滋补中药宜空腹饮 最好早晚各一次,一次一碗,大约300ML
我也在服中药,一天一次,一次一碗,午饭后一小时服用为宜
中药一天喝两次,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喝,根据熬出的中药的浓度一般的情况下可喝一小碗即可。
早晚各一次,饭前空腹服下,剂量要参考病情与具体用药。

中药怎么喝

4,中医中药 服用方法

一天二到三次,每次六克,用细纱布包粗药末熬到水开十来分钟就可以了,因为本来就是药末子药物有效成份很容易就会渗透出来,所以不必久煎。再一个就是不是毒药一般不用久熬,因为久煎会让药物里的一部分有效成份丧失,所以这个药方一般在水开十来分钟就可以了。
一服即一天服用量,一般可理解为煎成一大碗分两小碗,早晚各服一碗,分三次的为少数医生的特别嘱咐。粗末需要用纱布包起来煎服,细粉在其它药煎好后加进去即可,药不可以煎糊了,细粉提前加进去容易煎糊了,煎糊了有毒,千万不能服用。煎煮方法:加水的标准是药物浸湿后,水的位置高于药的平面一寸至一寸半就可以了。这个并不重要,熬好后的药液多,就每次喝得多。药液少,就每次喝得少。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40分钟(时间越久越好)。然后用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小火)煎煮30-40分钟,一般药物半小时就可以了。
是用水煮药末,虑去药末和药汤。一天三次

5,中药应该怎么熬着喝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6,喝中药的最好方法

个人经验:是小孩子适当加点糖,中药汤水在微温时最不苦,喝药前不要吃过饱,增强点信心,捂住鼻子大口喝两口,感觉要呕吐了就不要再喝了。
一般的中药要求是煎煮2次,把2次混合一起,再分成早晚各一次喝,另外注意下有的药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按医生的要求服药
喝中药的最好方法是遵医嘱 听医生的没错
温服:在药不热不冷的时候服用。汤药应在25℃-30℃时服,丸药以25℃左右温水送服。 热服:药液较热的时候服用。热服可助发汗、祛寒。 凉服:药液冷却后服用。寒服可助退热。 顿服:一次将药服完。 频服:分数次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病患者。 空腹服:一般指早餐前服用,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障较高的浓度而发挥药效。 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有利于药物及时分吸收,充分发挥药效。 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可避免药物对胃肠产生刺激。一般来说,补养药宜在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驱虫药及泻药宜空腹服,治疟疾药宜在发作前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另外,应根据病情的缓急确定服药时间,急性病立即服,不拘时间,慢性病宜定时服,热症用寒药可以冷服,寒症服热药可以热服,呕吐不止可少量多次分服。

7,中药的熬法和喝法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你好!你的工具不对,熬中药不能用电饭锅! 可以用沙罐或沙瓢,也可以用搪瓷盆子,但是不能掉搪瓷了的! 药凉水泡30分钟后,开始熬!等水开后,开始计时用小火熬30分钟即可!盛药汁的东西最好是搪瓷的或者瓷的,不可用铁器和不锈钢!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先泡半小时左右 然后煮 一直到开了为止 直接喝

文章TAG:中药怎么喝  喝中药的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