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地理核心素养四要素:通过地理学习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本质品格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人地和谐理念、综合思维、地域认知和地理-1。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地理核心素养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其内容丰富,涉及知识、能力、方法、观念、道德;还涵盖了通过培训和实践获得的技能和能力。

5、 地理教研活动主题有哪些

1。基于阅读活动的初中生素养提升方法研究地理 2。初中探究教学的应用研究地理 3。利用教材“地理 -”的“问题研究”模块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策略研究5。基于地理-1/Force Training 6的农村中学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建设研究。Steam教育与校本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地理课程资源库建设7。中学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研究地理自主学习。-0/教学模式研究9。基于核心素养的地方文化地理资源课开发研究10。基于“发现课”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策略研究11。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生地理大单元复习课。-0/由教程设计实践研究13。基于“诗词整合”视角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14。初中生基于差异化教学地理看图指导策略。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研究16、面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高效作业设计17、面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18、利用地图提高农村初中教学有效性地理。

6、北师大王民教授 地理核心素养和 地理课程改革讲座总结

昨天有幸听了北师大王敏教授关于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课改的讲座,帮助我解开了一直以来的谜团。首先,高中课程修订有三个变化。第一,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第三,教学强调情境的创设。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是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地理学习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形成了综合性思维和区域性思维。地理学习的特点是实践,体现了地理 实践力。地理的核心素养分为四级,每一级都包含学习成绩,每一级都有递进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序列,而是结果。即核心素养是结果,而不是顺序。核心素养的四个情境层次是:1。在日常生活中。二:在给定的地理事物或情况下。三:在给定的复合体地理事物或情境中。

7、 地理 实践活动有哪些种类?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发的新课标共同形式下的教学内容地理具有较强的科学体系和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很多知识的介绍都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问题。所以“新课标”下地理-1/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地理 实践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实践课内活动和实践课外活动。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地理讲座、地理竞赛、地理辩论、地理游戏、地图绘制、地理摄影、教具制作。-0/观察,地理参观,地理旅游,野外实习,方案设计,论文写作,墙报编辑等。

案例:在《地球与地球仪》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本的要求,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制作地球仪的工具和材料。在课堂上,学生被允许独立自由地观察这些材料,并根据教科书的步骤制作地球仪,借助该活动,学生不仅对经纬度、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抽象知识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实践  地理  理学  特色  体现  地理实践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