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中,当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后,来访者我往往会对咨询师本人产生兴趣,有的来访者我会试探性地,挑战和咨询一些关于咨询师的个人隐私问题,比如咨询师的家庭、婚姻、工作、个人成长经历等;你也可以问问咨询师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这个时候的会诊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了解来访者目前的情况和需求,怎样才能更好的回应来访者呢?
来访者你感兴趣的问题其实和来访者你自己有关。有时候想从咨询师的个人经历中看到一些积极的借鉴,有时候又想测试咨询师是否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是否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困境。我觉得辅导员对个人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回应,然后用来访者进一步讨论TA感兴趣的这个问题比较合适。简而言之,咨询师的自我表露应以服务来访者为基础,以是否有利于咨询师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为了满足咨询师的自我分享或单纯为了满足来访者获取私人信息的需求。
5、如何理解心理咨询督导中:好像什么都是 来访者或者潜意识引起的?如果辅导员的反应是由来访者引发的,则称为反共情;是一个人的潜意识作为共情造成的。这些在咨询中是常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或者可以说是:正常的,可预测的。反共情要及时处理,否则一方面容易因为无法再客观参与而破坏治疗关系,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咨询师只有对自己的反应模式了如指掌,才能尽早意识到自己的反共情,并及时调整。同理心也需要有自知之明,必要的话自己找心理咨询师解决。
而监督一般分为个体监督和群体监督。在我经历过的督导中,除了督导和被督导的咨询师之外,还有其他咨询师参加小组督导。有时候会有小规模的群监,参加群监的咨询师大概有10个左右,而参加群监的更大的咨询师有二三十个。同时,最近行业内也有庞大的学习群监督,一次参与人数超过100人。所以在这种团体督导中,由于督导人员也需要遵守督导伦理,所以督导人员往往会以来访者的一些信息或问题为切入点,督导人员会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6、罗杰斯和“以人为 中心 疗法”——摘自壹心理“当我接受了真实的自己,我就变了。”罗杰斯,心理学男神是谁?肯定有人会说罗杰斯。他的“以人为本-2疗法”至今仍在现代心理咨询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以人为本-2疗法又称“心理咨询用来访者 as中心”。罗杰斯的心理治疗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位母亲因为儿子的乖张行为,上门求助。罗杰斯询问了情况,并做了相应的检查。他认为症结在于母亲对孩子的拒绝。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交谈,母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解。就在双方想放弃的时候,母亲开始说话了。接下来的十几天,他一直在说自己和老公的不合,还有自己压抑的心理感受。十天后,母亲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终于对孩子越来越真诚温柔。罗杰斯通过这个例子认识到,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鞋子卡在哪里,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7、比较以人为 中心 疗法和理性情绪 疗法的异同是什么?以人为本疗法由罗杰斯和马斯洛创立。如果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人性本善,只要外界给我们足够安全温暖的环境,我们不用做太多,来访者就会自己成长。关键词:陪伴。认知行为疗法由麦肯鲍姆、贝克、埃利斯等人创立。这个疗法的核心观点是,真正影响人心理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如果你的观点改变了,你的心理状态也会改变。关键词:对事物的看法和后续的行为验证。
8、大学生心理教育作业正确答案 来访者 中心属于什么 疗法来访者中心 疗法(client center therapy):又称帮助者中心疗法,是20世纪。这种咨询方式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积极进取、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潜力,都能够很大程度上理解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咨询师的直接干预,人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成长的。
9、精神分析 疗法,行为主义 疗法, 来访者 中心 疗法,理性情绪 疗法的异同Same:都是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精神分析疗法侧重于分析无意识,强调早期经验,主要治疗癔症;行为主义疗法从“刺激反应”出发,以行为矫正为主,主要治疗不良行为,如网瘾;来访者中心疗法属于人文派。因为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以治疗师为主,后来人本主义学派纠正了这一点,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适当的指导下自行修复心理。
文章TAG:来访者 疗法 中心 来访者中心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