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怎样分清汉语中的 第三声和第二声?

三个声调有明显的屈折,两个声调向上。慢慢感受,很难形容。可以多看几个字,感受一下。比如“好”是三个音,“嚎”是两个相近的音。多读书,多经历。如果用赵元任先生的数字音高(1代表低音,5代表高音)来表示,普通话第二声的调值是35,第三 tone的调值是214。本来区分两个声调很容易,但是字和句子里都有“变调”,事情就复杂了。

如果第三后面是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把第三的调值改成21,后面没有尾巴会更容易分辨。第三语音轻声连接时,第一个前缀21和4的声调值一般分配给轻字。最麻烦的是两个第三音的连接。前一个的键值要改成35,和第二个音一模一样。没有办法区分那个,只能通过那个词单独使用时的声调值。比如:好(214)好(21)书(55)好(21)人(35)好(21)坏(51)好(21)吧(44)好(35)丑(214)如果还有问题,请继续提问。

第二个音和第三音in/像-8/读音的区别:1。第二声和第三声在普通话中有不同的声调。第二声在普通话里也叫升调,第三声在普通话里也叫升调。2.普通话第二声和第三声调的调值不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类系统中,又称为上声的第二声,用五度标记法可将调值标记为35。高音的音调值是214。3.第二个音和第三音在普通话里发音不一样。升调(第二声),从中音上升到高音,即从3度上升到5度,是升调。

升调(第三声),从半低音到低音再到半高音,也就是从2度到1度再到4度,是一个先降后升的曲折调。所以上声也叫曲折音、降调或214音。扩展资料:现在记录汉语声调最实用的方法是“五度调标记法”:这种方法已被国际音标界正式采用。“五度制”是画一个纵坐标表示音高,然后从最低到最高分成五个音高标准点,每个点为一度,自下而上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5”。

7、 第三声的解释

第三声音的解释(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河二》:“每逢艳阳天初,霜降林寒悲,常有高猿啸,引悲啼,空谷回响,悲转悠悠,故渔人唱:‘巴东三峡巫峡长。“因为”第三声”指挥着人们悲伤的猿鸣。唐·戴树伦《与曹建熙在闻猿》:“闻建熙之肠欲断,识断第三声。"唐·李端《巴江夜猿赠福建》:"楚人掩泪闻第三。

比如“板”“这个”“鬼”“爷”这些词,调成第三音。一阶单词分解释义:第一。第二。等等。科举等级:科第。还有。罗提。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宅邸:宅邸。豪宅。家庭背景。金石迪但是:运动有益健康,不宜太剧烈。笔画数:;偏旁:竹子;三笔的解释过去指的是军队中用来发命令的金鼓、锣和祭司的声音。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云:“三声全,色皆要。你可以通过辨别我的军号来知道五旗。

8、第一声第二声 第三声第四声叫什么

第一声,(平音,或平调,“ˇ”);第二声,(升调,或升调,“ˊ”);第三声,(上声,或上声,“ˇ”);第四声,(降调,或称降调,“ˋ”);。第一声,(平仄,或平仄,“ˇ”);第二声,(升调,或升调,“ˊ”);第三声,(上声,或上声,“ˇ”);第四声,(降调,还是降调,“ˋ").具体解释如下:1。上声:尹平,是中古音(尹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个声调之一,也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之一。第一个音,尹平高而平,音高不变;2.第二声:阳平是汉语声调范畴的一种,是由低到高的升调。

但是方言上声的调值和普通话不一定一样。3.第三声调:指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声,也指普通话中的第三声,《玉调曲》等相关记载;4.第四声:双音指汉语四声中的第三声,也指普通话四声中的第四声。普通话语音学把音高分为五度:低、半低、中、半高、高,去声全是平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第三  第三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