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她将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矛盾、众多的线索、千变万化的斗争和广阔的生活场景集中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通过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清晰而有力地展现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波澜壮阔,显示了高超的结构艺术才华。首先,它以宏伟的整体结构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城市生活。
它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形成一系列情节和一系列具体事件,前后衔接,结构缜密,一波三折而不混乱,主次事件穿插。小说以上海这个典型的大都市为人们活动的特定环境,以吴荪甫为中心,安排了“吴公馆”、“交易所”、“裕华丝厂”三个主要的活动场所,从而促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的发展。
5、 茅盾《 子夜》中的“赵伯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茅盾子夜中的“赵”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代表中国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者的利益。此人诡计多端,有强大的资本支持,使得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走到了尽头,是茅盾先生子夜书中塑造的代表性反派之一,属于批判对象。
6、简析 茅盾 子夜的思想及艺术特点民族产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子夜。围绕这条主线,子夜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式反映了1930年前后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的面貌。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子夜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在瞿秋白)。“子夜”以其在文学史和社会学史上的高超价值,成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代表作。
7、 茅盾的《 子夜》是什么意思?茅盾大革命失败后,开始从新文学的理论建设转向文学创作实践,尤其注重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他所形成的社会科学思辨文化人格在这一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和成熟,并以特殊的思想深度和全景式的文化图景,开创了“五四”以来文学创作中“社会分析派”的新范式。从1927年到1949年,茅盾写了上百万字的短、中、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展示了他小说的发展演变,也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和时代的变迁。
对于一个对政治敏感、善于洞察社会的思辨型作家茅盾,有必要以小说的形式参与其中,以表明他对时代重大问题的态度:“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更加殖民地化了。”因此,茅盾运用都市文化、政治、经济的独特视角,有意识地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展开“全方位”的正面描述。
8、 茅盾 子夜的主要内容?"子夜"作者:茅盾1,子夜"的意思。子夜表示半夜12点。这是夜晚的顶点,也是最黑暗的时刻。但也是黑暗达到顶峰,秋天变成白天的转折点。所以,“子夜”隐含着时代特征。2.子夜的思想成就。子夜是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以大都市为主,思想内容丰富。它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全景和主流。思想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2)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更是殖民地。驳斥了托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民族工业为了自保,拼命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来寻求出路,引发了工人的反抗斗争。3.浅析吴荪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吴荪甫是30年代初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是上海的工业巨子,财力雄厚,经营着一家近万人的裕华丝厂。
9、 茅盾小说《 子夜》中 子夜指的是几点"子夜"指的是午夜到凌晨1点,也就是午夜。茅盾小说中子夜,子夜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的代表作,是中国的代表作。“子夜”原本是指午夜,即午夜11点至凌晨1点。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一刻一过,黎明就来了。以此为书名,作者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寓意深刻。
它以民族产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起初,赵骚扰吴荪甫炒公债,吴荪甫联合其他资本家成立信托公司,试图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从而与赵产生矛盾,赵以外国金融资本为后台,处处反对吴荪甫。此外,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工人怠工罢工,虽然吴荪甫和他的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但最终并没有改变彻底失败的命运。
文章TAG:子夜 茅盾 茅盾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