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方法中中隔壁法CD和交叉中隔壁法CRD有何区别与联系谢谢

交叉中隔壁法(CRD)一般是:V级围岩,有偏压,浅埋段设计施工;中隔壁法(CD)一般是:V级围岩,无偏压,深埋段设计施工。

隧道施工方法中中隔壁法CD和交叉中隔壁法CRD有何区别与联系谢谢

2,中隔壁法的施工要点

(1)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减小应力集中;(2)各部的底部高程应与钢架接头处一致;(3)每一部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及隧道断面大小而定;(4)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5)左、右两侧洞体施工时,纵向间距应拉开不大于15m的距离;(6)中隔壁宜设置为弧形,并应向左侧偏斜1/2个刚拱架宽度;(7)在灌注二次衬砌前,应逐段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拆除时应加强量测,一次拆除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5m,拆除后及时施工仰拱。

中隔壁法的施工要点

3,单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壁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1、单侧壁导坑法性质:适应于隧道跨度大,扁平率低、围岩较差,一般Ⅳ~Ⅴ类围岩,地表下沉需控制的隧道。2、中隔壁法性质: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在设计中间部位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二、工艺原理不同1、单侧壁导坑法工艺原理:以岩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新奥法指导施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防止围岩松动,利用监测测量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围岩和初期支护的作用。2、中隔壁法工艺原理:(1)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减小应力集中;(2)各部的底部高程应与钢架接头处一致;(3)每一部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及隧道断面大小而定;(4)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扩展资料:中隔壁法主要适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当CD施工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CD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增设临时仰拱。CD法和CRD法在大跨度隧道中应用广泛。在施工中,应严格遵循正步法的要点,特别是考虑到时空效应。每一步开挖都要快,必须及时一步一步成环。工作面应留有心墙土或喷混凝土封闭,以消除工作面应力松弛引起沉降值增大的现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侧壁导坑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隔壁法

单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壁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文章TAG:中隔  隔壁  隧道  施工  中隔壁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