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是不是养老金会有改革

只是要延长领取养老金年龄,
每年都在改革。其实就是改了价格

今年是不是养老金会有改革

2,退休人员请注意2021年有3次养老金调整其中涉及退休中人百度

第一,什么是退休中人? 非常简单,咱们都知道2014年10月1日进行过一次养老金并轨改革,从那时候开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并轨。 那么,改革过程中,把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而在这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称为“退休中人”。第二,为什么要重算补发养老金? 改革中,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相对麻烦,他们的养老金核算横跨改革前后。按照政策,退休中人目前采用新办法核算养老金,每年补发10%,十年补发100%,今年是并轨后的第七年,按道理应该补发了70%。 像是四川、重庆、辽宁等省份,从去年开始已经给予部分退休中人补发养老金,但是还有部分省份还没有补发到位。 我们遗憾地看到,有的退休中人还未领到补发的养老金,就已经过世,真的挺惨的,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加快脚步。第三,如何重算补发的养老金? 在重算中人的养老金中,有四个计算细节: 1计算退休人员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计算退休人员重算前的预发待遇对应的历年调待工资;3计算本人退休比例,从2014年10月1日起算,每晚一年退休按10%递增,直到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4计算原提高退休费比例补贴,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获得国家和省表彰,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家庭。总的来看,2021年养老金有3次调整或者补发,退休的老人们一定要心中有数。第一次主要针对2020年12月31日之前的退休人员,会在去年基数上常态上调4.5%;第二次主要针对2021年1月1日之后的退休人员;第三次主要针对的就是咱们上面说到的“退休中人”,但是这部分调整各省的具体时间安排不同。

退休人员请注意2021年有3次养老金调整其中涉及退休中人百度

3,我想收集一些关于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的信息谢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www.molss.gov.cn 《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

我想收集一些关于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的信息谢谢

4,2023年起养老金和社保将迎5个新变化快了解

进入11月份,2023年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而社保政策也会随之迎来新变动,近期有看到说是明年1月份起,养老金和社保将迎来5个新变化,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哪些会出现变化呢?赶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起,养老金和社保将迎5个“新变化”,快了解! 变化一:社保缴纳费用 社保基数是指员工上一季度个人工资的平均数,有60%和300%两个节点,平均工资低于前者的,就以60%的比例缴纳,高于后者的,就按照300%的比例缴纳,也算合理。此外,我国在社保缴纳上也非常人性化,支持暂时不缴或延迟缴纳。 比如,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参保人员或单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资金周转不开,资金困难的情况,就可以申请缓期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这3项保险费用,但这个缓期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过只要后期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对于员工的养老保险可缓期3个月,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用可缓期至2023年的4月份,期限不得超过1年。另外,失业保险的费率也有所下调,个人和单位只需分别缴纳0.5%即可。当然了,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商户是自愿缓期缴纳的,但也得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补齐,并且,补缴的时候也没有滞纳金,还可以选择分期或分月两种方式进行补缴。 变化二:上调养老金 根据以往的养老金调整趋势来看,在2023年,养老金基本可以确实将继续上调了,这样的话,我国就已经实行了连续19年上调的政策。2023年,养老金上调方式与缴费年限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养老金都是通过“定额、挂钩、倾斜调整”3种方式进行调整的。 只是国内城市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不一样,所以工龄代表就是看的工作年限,之后会按着工龄在具体实行上调政策,让退休人员享受更多的福利,特别是低收入人员,更有福了。由此也能看出,今后职工工作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福利也会更好。 变化三:职工养老金有变 在新政策下,2023年1月份起,职工养老金缴费比例也变了,将上调至16%。由于我国一直遵守的就是“多缴多得”的原则,所以但单位缴纳比例提高之后,未来职工退休后,就能领取到更多的退休金了。 变化四:医保目录实行全国统一 从2023年1月份开始,我国将实行“全国统一”医保目录了,在调整之后,国内药业企业想要纳入医保就必须取消地方医保目录,否则也是没有办法的。有关部门实行这样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药业公司不断对药品进行研发创新以及市场预测,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对医保进行管理,确保医保制度的公开透明性。 此外,当医保目录在全国统一之后,对于参保人员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因为今后,异地就医就会更加方便快捷,大家也不用因为生活在与参保地不同的地方而无法享受医保福利了。 变化五:失业保险开始实行新的管理制度 失业保险将开始实行“省级统筹制度”,也就是将失业保险的资金从之前的市级提升到省级调剂,这样也能提高居民上缴资金的流动性,扩大国家对失业人员的保障范围,让更多人能够领取到足够的失业金。 此外,“省级统筹制度”管理也扩大到了城镇个人工商户也能参加,不再是之前仅限于单位可以缴纳,本来现在个人商户的工资收入就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失业的现象,而在参加失业保险后,也能够提前为自己买一份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本次有关部门对养老金和社保进行改革,必将从多个方面提升国民享受社保福利的范围,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保公平。

5,你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主要内容为:1.统一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2.统一个人账户的规模;3.统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意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人人皆有保障,才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基础保障

6,20222023年养老金并轨方案出炉

自从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各省都在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10月份更是有多地密集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至少13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地方对中央方案进行了细化,坚持保低限高。进程:至少13省公布方案 10月27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已完成。 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达13个。 各省的实施办法大体与国务院改革方案保持一致,即从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差异:缴费基数有不同 虽然各地都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统一规定了单位与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但是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有所差异。 例如,黑龙江、天津、湖南、甘肃、福建、吉林、云南等省市明确规定,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是各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陕西省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周女士表示,这次改革中,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周女士任职18年,月收入5020元,其中基本工资只有1700元。“要是按照1700元的工资缴费,那可就亏了。”周女士说。 关于各省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方案不同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分析说,“两个办法各有千秋,其中,分项合计的办法要简单一些,个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依据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来确定,那么,如果今年涨工资了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就是说基数缩小了,这样,就也许有人会有意见。”“中人”:多地设立10年过渡期 各省落实养老金并轨方案的过程中,养老金待遇会不会下降成为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担心的问题。对此多省都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对于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养老待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后10—20年内退休的人员来说,其养老金待遇可能会出现一个洼地。”郑秉文说,“设立10年过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洼地。” 此前,国务院在相关《决定》中已经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实行过渡性措施。 多地在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中都对中央的决定做出了细化,黑龙江、陕西、山东、福建、吉林、甘肃、天津、云南均明确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7,能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啊什么叫单位交20

没改革前事业单位不交养老保险,退休按在职时工资的一定比例领取。改革后,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一样也要交养老保险费,按上年工资总额的平均数做基数,每月单位交的比例为20%,个人交的比例为8%。职业年金是在事业单位内部按一定比例另外筹集的补充养老金,基本保证养老金水平不降低。

8,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今年将出方案

是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今年将出方案,该方案将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任务,为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推进描绘路线图,提出时间表。
【人社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今年将出方案】5月17日,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皮德海表示,对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社会反应很强烈,今年要拿出方案,继续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皮德海还表示,“无论从总收入和总支出算账,还是从增缴收入算账,养老保险都是没缺口。

9,养老保险金改革退休年龄

本人原创《退休年龄延迟了吗》,请在百忙中仔细阅读。 一、退休领取社保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以上(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以上(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二、现行法定退休年龄: 1.女:单位参保的工人50岁;管理人员55岁。个人参保的一律55岁。 2.男:一律60岁。不分工人,管理人员,单位参保,个人参保。 3.特殊工种: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常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女工人45岁,男工人55岁)。 4.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简称病退,女45岁,男50岁)。 三、关于延迟退休年龄: 社会保险是用新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支付老人的养老金,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足。 目前,只是在理论层面研讨延迟退休年龄的课题,进入决策层面还有待时日。 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建议亲临社保中心或者拨打电话12333咨询。 更多社会保险常识(本人原创):http://i.cn.yahoo.com/elephant0308/blog/p_55/ 无论你采纳谁的回答,都希望道一声:谢谢各位。

10,国家养老金改革十年过渡期从什么开始的

自2014年10月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十年过渡期,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实行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2014年10月起,过渡期为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28号三、准确把握《决定》的有关政策。(四)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次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N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A*M+B+C)*∏(1+Gn-1)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经+个人账户养老金。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基础养老经=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样表详见附件),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事视同缴费指数。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Xn、Xn-1、... 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 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 其中,过渡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保持一致。视同缴费指数由各省级地区统一确定。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4.职业年金计发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哈哈---不是的。因为社保养老金的实施有一部分为“年限条款”。那么自然就产生了一部分人即使是从开办的第一年交费也无法达到“年限”,这一期间就叫“过渡期养老金”。

文章TAG:养老  养老金  改革  今年  养老金改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