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内

建党伟业观后感1:  《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观看时随得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中的大事说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写着有声有色,比如,发哥演着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个枭雄的形象让发哥演活了,为了当皇帝,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再比如,刘德华演着蔡锷将军,火车站与小风仙挥泪相别,与孙中山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的悲壮;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蛮有意思,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见深情,刘烨的演技真是牛!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的画面也很注意视觉效果,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南湖上周迅演着王会悟撑得一把伞,坐在嘉兴南湖的船头,烟云笼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头美丽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美景,真是美极了。    《建党伟业》真精彩!   建党伟业观后感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党伟业》,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内

2,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观后感2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建党伟业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党伟业观后感1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六十年而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样是因为建党九十年,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属性的,可以讲是姊妹篇;同时作为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和突波却又有着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严肃,又赋予了其时代和精神的不同,带着范和种种不同的感觉,最后为了市场做出了妥协,但是这个妥协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来讲的话,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同样是这种体裁的电影,两部影片的票房是有差距的,那么就是产生了问题,即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和真正的好的电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创新道路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明了,就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讲起即辛亥革命的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物是人非。其线索也是很明了,即一条是从政治和权力斗争上讲,这点包括宋教仁遇刺身亡、张勋复辟都是属于这点的;而另一条就是从精神和文化上的不断矛盾上讲,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主义也都是属于这点的。其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了故事和影片,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不同的人和物进行了短促而有力的展示,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归结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暗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富强。影片整体上节奏很快,在叙事上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展示了重要人物的魅力,将10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两个小时的胶片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命运。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上映后因为浓厚的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而备受争议,但电影本身长达3个小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史诗巨片的先河。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好莱坞电影人关心政治,积极对历史和政治发言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大业》已然可以看做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是在成就的比较上当然没有后者更具有历史的意义;而紧随其后的《建党伟业》同样是在对于历史的一种展现。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下以及在区别于时代的不同和精神信仰的差别下来看待那段历史和电影的叙述中,考究的最重要就是电影的本身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近代的历史上,在共和和帝制的交替下,在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邹容所撰的《革命军》,将民权民族等种种观念与思考,直接演化为两个字:革命。开头即论: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在这个的其次便是作为电影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影片的处理上的表现,演员的表演等等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那么《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青年领袖的表现是十分的重要。我们说整部影片的高潮是五四运动,青年学生所展现的力量让中国的政客们看到了青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那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同样共产党也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所以,一切都是新的,年轻的,这或许就是希望。   所以在这部影片的考量下就是注重影片的本身意义和当时的历史和精神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把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更多得是通过电影来对人的影响来看待电影在其中的影响。所以注重的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就这点而言,《建党伟业》的作用就不止于此,同时其影响也不止于此了。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建党伟业的观后感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观后感2   我是个普通的平凡的啥也不懂的小姑娘,所以不敢说自己写的是“影评”,只是刚刚看完建党伟业,有好多感触,很杂乱,没有滤出头绪,但又怕明天再写感觉就都跑没了……所以就算熬夜,也想把这些感想写出来!   我是个典型的80后,说实话,今天以前,我对于“建党”这件事情真的没有很深的感触,有的只有高中学习历史时老师的只言片语以及历史书上的长篇大论,但是今天,撇开大荧幕上一个个明星的轮番轰炸,我似乎有些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活着的老革命者们谈及“建党”、“建国”仍旧老泪纵横!   电影的上半场说实话看得我有些啼笑皆非,但现在想来,导演应该是有自己的意图的吧。冯巩和赵本山等笑星的出镜,即使未说一句话仍使全场哄笑,我不能评论他们的演技,因为我没有资格,在影院的时候我以为导演在推翻帝制初期选择了让笑星上场是为了讨得“开门红”。但现在整部戏看完,沉淀下来,我觉得,推翻帝制初期,孙中山不得不让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进而袁世凯称帝,再到张勋复辟帝制,这整段在历史中就是一出闹剧!笑星的出场这么看来,应该也是导演的别有用心吧。   很惭愧,上半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有蔡锷(刘德华)和小凤仙(Angelababy)的爱情。坦白讲,他们的戏份并没有很多,但不矫情的说,那临别的几句台词让我深深地被感动!小凤仙问:“我只想知道,一个风尘女子真的有那么重要么?”蔡锷回答“全国人民都知道,蔡锷,只爱美人不爱江山!奈何,七尺身躯,已许国,再难许卿!”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革命时期的爱情!深刻却无可奈何!令人心头酸痛……   接下来的.震撼,莫过于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学生罢*,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讲台上愤慨演讲,游行中振臂高呼;学生大喊列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新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为始!一幕幕都让我仿佛真的回到了1919年!但在激情飞昂之余,我想到了现在,虽然我知道在当代,已没有什么需要举国反抗的事情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以一己之力振臂高呼进而举国响应了……虽然是和平年代,和谐是社会的主流,但这个社会中,不和谐的事情还少么?枪打出头鸟也不是个新鲜事儿了!若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等人放到现在,应该会被扣上反动的帽子吧……甚至搞不好会锒铛入狱,再来个“躲猫猫”什么的!试问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性冷漠的悲哀?   紧接着的高潮应该就是嘉兴南湖上的那一幕了吧!1921年7月23日,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受到巡捕的搜查而改在了嘉兴南湖的一艘普通游船上完成!影片中嘉兴南湖的美景让人心头一荡,细雨中撑伞的周迅更加脱俗!说来惭愧,建党十二代表我在今天才勉强认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这十二个大男人在会议结束后,为了不引人注意,保证会议的秘密进行,只能在船中低声吟诵共产党宣言并且情不自禁的唱出国际歌!压抑的声音也掩饰不住他们的内心的激动!或许,那一刻他们的心情已经难以仅仅用一个激动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在这一天之后,中国的历史便彻底迈入了新的篇章!   影片中当然不乏令人目眩的战争场面,我坐在影院的第一排!第一次体会到无比接近大荧幕是什么感觉!战争中的枪炮似乎都在我眼前炸开,虽没有淋漓的鲜血,但震耳欲聋的响声好像子弹一颗颗都打在了我心上!影片临结束的时候,看到工人农民欢喜的舞起了红缎带,天安门城下竖起无数面红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时候,我真的!真的感觉到,那红,红的刺眼!那红,仿佛真的是被战士们和伟人们的鲜血染红了一样!   真正用心看完了《建党伟业》便再也想不起那些拍摄过程中以及后期制作过程中的种种诟病!沉入心中的都是深深的感动和深深的震撼,我想,这也应该是导演、编剧以及演员们最大的成功吧!如果让我说,这是否是一部好片子,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的!”当你真正将那段历史迁移到影片里,让大腕儿明星们带领你回到那段历史中,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建党伟业观后感

3,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6篇

影片《建党建业》是一部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下面是我整理的《建党伟业》 观后感 500字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推荐↓↓↓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1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讲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这段时间内的 历史 故事 与风云人物。民国六年,朝廷腐败,大臣无能,敌奴趁机骚扰,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光复会的同志们好不容易才保下了这片江山,但一个七岁皇帝如何掌握这大权?只好托任给袁世凯。 袁世凯嘴巴上虽说要使中国富强,但却是个糊涂官,给日本人咋呼几下就签下了密21条并更改国体。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坐不住了,组织起来抗义。孙文和蔡锷也商义要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就在讨伐声中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可奸臣贼子趁国家无人可用之时出卖我国的山东。青年们忍无可忍,全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经历了众多波折后,中国进步青年终于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适合中国国情。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3日,一艘小小游船上的十几个年轻人,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神州大地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有了坚韧挺拔的铁骨脊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x年的岁月。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驱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员、那些为新中国建设而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共产党员。 如今,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就连我们海门这样一个普通的县市也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奥运会、世博会等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中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越来越有发言权。中国科技突飞猛进,x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的发射被人视为中国在国际间崛起的又一象征。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我倍感自豪。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从小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报效伟大的祖国!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2 看了《建党伟业》,我觉得这部影片拍的很好,具有很深刻的 教育 意义。影片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了历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之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x年前的旧中国,风雨飘摇,疮痍满目;国运垂危,民生多艰;山河摇摇欲碎,人民惨遭涂炭。在那风雨如磐的日子里,鸦片战争的硝烟、列强瓜分的国耻、民不聊生的惨景……不是我们今天这一代青年人所能想象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影片为我们重现了历史,让我们知道了当年的深重苦难,知道了今天的胜利和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73位明星倾情演绎了x年前那波澜壮阔、历史意义极其深远的一幕幕。我被北大“新 文化 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多少志士仁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艰难探索,多少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翻开了党史。作为年青一代,我们需要重新走进历史,重新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激励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寻找自己的青春动力。真的很感激这部电影,它让我们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更值得一谈的是,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的和直观的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被演员们鲜活形象地演绎了出来,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一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冲动澎湃在我的胸中。南湖上的红船划出了东方的黎明,庄严悲壮的国际歌唱出了中国的希望。当代表来自全国的50名党员的12位党代表结束了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站起身来,准备奔向斗争的各个战场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一代代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我们要万分珍惜今天的胜利成果,继续努力下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我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我要牢记党的教导和人民的希望,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时鞭策自己,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3 《建党伟业》发自内心地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特别钟情于这部影片。这是我看过最多次的一部电影,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想起它,并有再重头看一遍的欲望。尽管没一次我是从头到尾看完的。然而,每一次的观看,都能令我心头感到震动。 今天,我多次在观影过程中酸涩了眼眶。尤其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段。 与我在抗日剧中偏爱《雪豹》出于同样的原因——抗日的主人公是学生、是年轻人。 来自青年学生的革命片段往往最令我动容:我是那么羡慕那般热血沸腾的他们。我向往着那样的生活:也许我会是拥挤的人潮中不起眼的一个即使在暴动中死去也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可至少那般轰轰烈烈地活过,轰轰烈烈地赴死。 如今,入目大多是麻木茫然的学生——怀揣目标的我,也常常觉得自己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偶尔有几个志向特别伟大的,也不过高至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几日前宣讲的老师所说:“我们现在不会有大学生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然,国家现在也不需要你们这么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我说,我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热血,羡慕他们有可以为之燃烧、为之肝脑涂地的东西。更羡慕他们的崇高理想之上,不为自己,而是更大、更广的世界。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4 今天观看了《建党伟业》,觉得还不错,除了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之外,有些地方真的非常感人。在这里, 说说 我个人的感想。 此片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真实的历史记录,其次就是178名来自两岸三地,国内外众多一线的明星们的加盟。 影片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段的历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看了片子之后,通过电影手法刻画的人物让我对此段历史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但是影片既没有故意歌颂什么,也没有故意诋毁什么。 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靠的就是党。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5 最近,我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建党伟业》从孙中山第一次领导的成功起义——武昌起义说起,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动荡与变革的历史时期中逐渐孕育的过程。1911年冬天,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并在1月1日设立“中华民国”,担任临时大总统。可是,好景不长,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皇室中的威信,又从孙中山手中夺取了大元帅的身份,不仅如此,他还准备恢复封建帝制。工农群众大怒,虽他们努力工作,但没有收入,都被军阀剥削掉了!所以他们停止了工作,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整个中国的老百姓忍无可忍,他们要把腐败无能的政府推翻!在这种情形下,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志士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只有建立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团结工农大众,才能拯救危难中的国家。几经努力,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游船上正式成立了。她领导着全国4亿人民群众,与反动派作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中国共产党,一个响亮的名字。她,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她,在危难关头勇往直前;她,与敌顽强抗争。看到这红得似火的党旗在空中飘扬,看着那熠熠生辉的党徽在阳光下闪烁,看着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不都是中国共产党铸就的伟业吗?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共产党母亲,我们不能辜负您对我们的一片殷切希望,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色歌曲,我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党啊,母亲,谢谢您!”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6 最近有一部电影让我特别的感兴趣,前前后后看了四遍,它就是《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x周年特别拍摄的一部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从清朝灭亡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历史,它让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国体是如何从封建帝制转型到了现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孙文、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因为他们的出现拯救了中国、改变了历史,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场 辩论 赛,以陈独秀、胡适和李大钊为首的一方,坚持认为文化应跟着时代发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鸿铭为主的一方则认为旧文化无错,我们应该尊重中华五千年的 传统文化 。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旧两种文化在革新时期激烈的对峙与冲突。 还 有一个片段让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那就是中国在巴黎和谈上失败,充分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说法,也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国列强所重视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爱国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们当时的那种爱国热情和对不平等对待的委屈和愤懑。 同时通过这部影片,也让我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强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改变了很多,经济强大了、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足了,就连外国人也对中国越来越刮目相看。我们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6篇相关 文章 : ★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范文 ★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4篇 ★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500字左右 ★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5篇 ★ 《建党伟业》500字读后感小学作文 ★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500字 ★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心得体会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6篇


文章TAG:建党伟业  伟业  观后感  建党  建党伟业观后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