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宾大人才济济,物理学领域涌现出多位诺奖得主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成立于1740年,是美国最古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被誉为“一流的私立大学”。在物理学领域,宾大人才济济,已经涌现出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1955年,弗里德里希·冯·哈伯(Friedrich von Hayek)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经在宾大担任过访问教授。197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好友尤金·温格(Eugene Wigner)获得了物理学诺贝尔奖,他曾在宾大担任教授。1997年,另一位宾大物理学家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这次获奖使得宾大成为了全美唯一一所拥有两位物理学诺奖得主的大学。
2011年,两位宾大教授约翰·米热尔森(John Mather)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oot)获得了物理学诺贝尔奖。他们领导着威尔金斯微波探测器团队,证实了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这是宾大获得的第三个物理学诺贝尔奖。
2. 宾大物理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
宾大物理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环境。物理学院拥有57名教师和42名研究教授,其中包括14名成员是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成员。
物理学院的课程包括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学等等。在教学质量上,物理学院致力于实现课堂教学和研究的无缝连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项目,大学生物理奖学金只要学生在物理或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即可申请。
3. 宾大物理学家威廉·菲利普斯的贡献
1997年,宾大物理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因为他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对宾大物理学院的巨大荣誉。
菲利普斯的研究重点是将气体减至极低温度,使分子及原子进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种凝聚态仅仅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才能存在,是物理学上的一种新型态。菲利普斯的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态的物理学特性,也为光学仪器和计算机存储器等多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应用。
4. 宾大物理学院在量子科学领域的研究开拓新局
近年来,宾大物理学院在量子科学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利用单个光子进行量子通信,开展了领先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为制造出更快、更安全的信息技术设备奠定了基础。
此外,宾大的物理学教授查尔斯·凯恩(Charles Kane)和他的同事物理学家尤金·梅隆(Eugene Mele)则在新型材料拓扑绝缘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态,被称为拓扑绝缘体。这种特殊的电子态可以实现永久保存,有望在量子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宾大物理学院在物理学领域深耕不辍,其教师和学生致力于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又将诞生新的宾大物理学院成员为这个领域贡献更多的成果。
文章TAG:宾大简称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获物理学领域诺贝尔奖? 宾大产物理学诺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