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孟子的著作

《孟子》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子(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孟子的著作

2,孟子的书籍有哪些

他只撰有《孟子》一书,而其中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的书籍有哪些

3,孟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4,孟子的所有著作有

孟子的著作就一本《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但有人质疑《孟子》可能是后人整理(和论语类似),成书于战国中期原因是:书中国君的名称都是死后的谥号,而对孟子弟子的称呼也是“子”,这不符合孟子的口吻(没人管自己的学生叫“。。。子”,“子”是后人的尊称)
《孟子》

5,孟子的著作和主要思想是什么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6,孟子的故事的作品目录

1 孟子出世2 孟母三迁教子3 孟母断机4 赴鲁游学5 孟子学堂6 孟子师徒游峄山7 天下国家8 人本性善9 “四德”与“四端”10 舍生取义11 告子到邹访孟子12 饮食男女13 孟子游齐14 一鸣惊人的齐威王15 稷下学宫16 孟子向威王进谏17 孟子和匡章18 孟子举荐匡章为将19 坐而论道20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21 进言于诸候则藐之22 孟母去世23 孟子论葬2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5 孟子适宋26 腾世子拜访孟子27 孟子适邹28 邹穆公问政于孟子29 孟子讲礼30 人皆可以为尧舜31 然友问丧礼32 好善优于天下33 孟子在鲁34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35 腾文向公政36 孟子适魏37 治国之道,仁义而已38 享受快乐39 五十步笑百步40 率兽而食人也41 仁者无敌42 白圭难孟子43 孟子说作官之道44 孟子说大丈夫45 梁惠王去世46 孟子见梁襄王47 无盐的故事48 孟子在平陆遇孔距心49 储子见孟子50 齐宣王封孟子为卿……

7,孟子 写的什么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名句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文章TAG:孟子  著作  孟子的著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