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大现行校训及其内涵

北京大学,创校于1898年,拥有百年悠久的历史。它的校训曾经历了多次变动,自1950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全社会广为传颂。这一校训强调了学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要求他们要不懈地治学苦思、切中时弊,如此方能成为不负时代的闵行之才。

 北大现行校训及其内涵

时至今日,北大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2019年8月20日,北大更新了校训,定为“培养爱国创新担当精英”。这一更新,正是北大教育将面对的21世纪新挑战的产物。

2. 解读北大新校训

北大新校训选定“爱国创新担当”三个关键词,代表了北大教育在21世纪的重要使命和价值追求。北大希望通过它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有担当、有创新精神,并且热爱本国的精英人才。

首先,“爱国”意味着北大的教育非常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希望学生和教职员工都能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参与,积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其次,“创新”则是突出北大教育对于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去探究新思维,新科技,新文化并使之造福社会。

最后,“担当”是指学生们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现实时具备应对困难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为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繁荣做出必要的牺牲和贡献。

3. 北大新校训的启发意义

北大新校训中的三个关键词(爱国、创新、担当)对于当前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学生和与教育扯不上关系的人而言,北大新校训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探索和借鉴的。

其次,创新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压舱石,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极度的需要这样的精神,从而在学习中能够追随新知识,去探寻未来的路径,追赶技术创新的速度。

最后,“担当”则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我们走向成年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个体的责任,同时亦要对民族和国家尽力负担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激励人们奋斗前行的信仰和熔炉。

4. 结束语

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下,北大新校训将引领着北大学生怎样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要求。新校训是指明北大办学方向、明确北大社会角色的关键,可以帮助教育需要不断改进的更大发展。希望北大新校训能够呼吁广大人们去培养爱国,创新和担当的精神,这是我们建设美好文明社会的共同责任。


文章TAG:北大  现在  现在的  校训  北大现在的校训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