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所谓student-centered是以学生的知识需要、认知能力需要为中心,而不一定是他们的兴趣、感受为中心。我的观点是:不一定非要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而是立志于做让学生感激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不一定是个好主意,大学里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都是什么老师,我觉得不要把大学生的心智水平想象的太高,很多人并没有特别客观的判断能力。我在多年以后回想起我的那些老师们,很多老师我当时特别喜欢,可现在觉得,嗯,他/她是一个好人。题主所说的软硬都不吃的学生,我想反问,为什么要迎合他们?为什么要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很多老师老是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太严了怕学生不喜欢,松一点又觉得没有尽到责任,内心很自责,讲得内容枯燥了怕学生不感兴趣,但是像有的老师那样半节课的段子,笑一整天,学生倒是开心了,但是作为教师的操守何在?我在美国受教师培训时,“不要妄想和学生做朋友”是一个基本原则,“建立权威”才是正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古人说得话再简洁明了不过了,看底下那么多回答,我不由得想说,各位上高中、上大学是去学习了,还是去追星了?要温柔?要美丽?要帅气?要亲切?要和蔼?幽默?有趣?这些素质无疑是一个有修养的老师的美德,也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的美德,但是这些只是附加分!把这些作为评价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我觉得不够深刻。读了18年书,做了6年老师,我自己深有体会,我来说说我对好老师的定义。1.如前面所说,能满足学生知识需要、符合他们认知能力需要的老师,简而言之,能提供干货,帮助学生学术成长或者能力成长的老师。有的人对严师评价很高,有人对平易近人、易沟通的老师评价很高,在我看来,这两类人都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不同的个人风格贯彻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面对严师,因为对方严格、凶狠,我们出于害怕、敬畏,不得不逼迫自己认真、上心完成他的课业要求,面对易沟通的老师,老师善解人意,明白学生的难处,学生有渠道表达自己的不明白的细节,实现老师的要求。而对于这两者,我更感激严师。
老师为什么都喜欢学生
我们看到每个老师对孩子都是非常的关心和照顾。因为相信有很多的老师,他们都是希望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因为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老师,就是他们想要更好的教育孩子。我们看到也有很多的老师,他们是非常认真负责,正是因为他们如此的认真负责,所以他们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也正是在这些认真负责老师的关心和教育之下,让很多的孩子都是越来越优秀。最终也成就了这些孩子美好的未来。虽然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老师,他们都能够很好的教育学生让学生非常的优秀,但是我却看到有很多的老师当他们自己成了家长之后。反而自己的孩子不能够很好的教育,所以有些人就想知道为什么当老师成为家长之后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首先是因为有一些老师,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照顾自己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更加的优秀,所以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努力的教育孩子身上,这样就使得他们荒废了,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但对于更多的老师当他们成为家长之后,那么他们也对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听他的话。甚至很多的孩子对于自己的父母也并没有那么听话,所以我们才看到有很多的老师尽管他们能够很好的教育孩子。可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却教育并不是很好。所以说,其实我们知道每个老师都希望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优秀。但是我们却看到有很多老师当他们成为家长之后对自己的孩子教育却并没有那么优秀。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老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教育,其他的孩子身上。当然也有更多的孩子是因为对自己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害怕。所以这就导致了老师成为父母之后,没有办法更好的教育孩子。但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很多老师依然是希望能够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尽管他们已经成了父母,我们看到他们依然很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相信通过他们用心去教育最终也一定可以让老师成为家长之后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这样最终也可以成就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