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数学小论文300500字之间

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前几天时,我去了三个地方,大型商场,路边文具小店和天意批发市场。而我发现,这三个地方在同一样商品上价格差很多。因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超艺 GP-8106梦&彩 0.8mm 6色这种笔的调查。 在大型商场,价格约是5~10元/支。在路边小店,价格约是2~3元/支。在批发市场,价格约是1~1.5元/支。由此可见,价格上,大型商场,路边小店都不如批发市场便宜。而在质量上,我在三种地方各买了一支笔,大型商场,小店,批发市场的质量都差不了多少。但是批发市场人多而杂乱,容易被偷钱,而大型商场又太贵了,所以综合起来,在路边小店买可能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多使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的清晰,对自身的将来有莫大的好处。不用谢我,我六年级,我本来也要做的,只不过顺便发上来而已。
哦啊

求数学小论文300500字之间

2,数学论文 400字

下面我原创码的字 正如培根说过的,数学使人精细。数学交给人的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有很多数学以外的东西,比如严密的逻辑性。由Hilbert掀起的数学公理化运动以及证明论的研究使得数学真正成为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只有认真学习过数学分析的人才会明白数学的理论体系的完备性。 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每一个角落,以经济学为代表的部分社会科学也应用到了很多的数学。现代经济学是一个应用了大量数学知识的严密理论体系。 数学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如果没有Newton和Lebniz发明了微积分,自然科学的进步就不会这样迅速。Samuelson将数学引入现代的经济学分析,使得经济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数学还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体系,历史上曾出现三次数学危机,都通过数学家对经典概念的推广扩展和完善得以解决。就像人类对数的认识一样,自然数 零 负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复数。Lebesgue扩展了Riemann的积分理论,使得积分的定义进一步扩展,不可积分的函数变为可积。 没有学过数学,你的人生就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数学论文 400字

3,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今天,我和妈妈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     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     5÷1=5     30×5=150(小时)200小时>150小时     还可以这样算:     5÷1=5     200÷5=40(小时)30小时<40小时     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     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   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不可以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这样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     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   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生活处处有数学”。

数学小论文

4,数学小论文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划船的数学 上周六,我和哥哥、妈妈、爸爸等人在熬江公园的小湖上划船。中午到了,我们坐在船上吃午饭。 看着湖面,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划船的问题,于是就问哥哥:“如果我和你在划船,相对而行,两地相隔90千米。我逆流而行每小时行20千米,你顺水而行每小时行30千米,现在是下午一点十分,问下午什么时候我们第二次相遇?” 哥哥想了好一会儿,抓了抓脑勺命令道:“拿笔和草稿纸来!”我想:即使现在有笔和草稿纸你也未必做得出来呢!于是,我慢条斯理地对哥哥说:“其实这到题的解题方法很简单:先算出我和你一共要行几个全程?再算出速度合是多少千米?最后算出所需时间加上一点十分,就能算出什么时候我们第二次相遇。哥哥笑了,反问我:“是不是因为你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才被称为“数学小王子”?”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数学题竟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看来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数学打交道。我想:如果把题目改得更深一层,看看哥哥会不会做?我问哥哥:“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去14小时,到达目的地,水速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这艘轮船往返时共用多少小时?”哥哥笑了,说:“很简单,先算出顺水速度,再算出逆水速度,接着算出顺水时间和逆水时间,最后算出总时间。”“嗯~~~”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5,急需数学小论文一篇

数学小论文:《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 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 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

6,给篇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我发现,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要学好高中数学,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集合 进入高中,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就是集合。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是集合单元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等等。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已知集合M={X|X2+X-6=0}集合N={Y|aY+2,a∈R},且N∩CuM=Φ,则实数a=多少? 解:因为N∩CuM=Φ所以N? M 因为M={X|X2+X-6=0}={-3,2} 所以N={2}或{-3}或{-3,2} 当N=Φ时,a=0 当N={2}时,2a+2=0,a=-1 当N={-3}时,-3a+2=0,a=2/3 所以实数a=0或a=-1或a=2/3 注意:不能忘记Φ时的情况 不等式 (1)绝对值的问题,考虑去绝对值,去绝对值的方法有:对绝对值内的部分按大于、等于、小于零进行讨论去绝对值;通过两边平方去绝对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号两边为非负值。含有多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按零点分区间讨论”的方法来解。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变形为整式不等式;(3)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交集,即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画在同一条数轴上,取它们的公共部分。(4)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首先应注意考察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①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②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有时要分析△),比较两个根的大小。 例:解关于x的不等式x-a/x+1<0 解:将题目整理变形(a-1)x/a<-1,分类讨论x的系数(1)当(a-1)/a>0,即a<0或a>1时,xa/(a-1).(3)当(a-1)/a=0,即a=1时,x取任意实数不等式恒成立. 函数一、函数的三要素: , , 。(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含参问题的定义域要分类讨论; 对于实际问题,在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必须求出其定义域,此时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意义来确定。(3)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用y来表示x,再由x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y的取值范围;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⑤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⑥基本不等式法: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二、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判定方法有:作差比较和图像法。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奇偶性: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 与f(-x)的关系。f(x) -f(-x)=0 f(x) =f(-x) f(x)为偶函数; f(x)+f(-x)=0 f(x) =-f(-x) f(x)为奇函数。 例:已知f(x)为奇函数,当x>0时,f(x)=x(1-x),则x<0时,f(x)=_______ 解:设x<0,那么-x>0代入f(x)=x(1-x),得f(-x)=-x(1+x), f(x)为奇函数 所以f(-x)=-f(x) 得f(x)=x(1+x), 这是我自己写的,因为我们正好也要写论文,(*^__^*)...嘻嘻,所以啦,回答一下,不知道行不行

7,数学小论文5篇

我只能帮你一篇数学论文“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莫比乌斯圈是一种只有一个面,一条线的曲面。  数学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曾提出,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条,首尾相粘,做成一个纸圈,然后只允许用一种颜色,在纸圈上的一面涂抹,最后把整个纸圈全部抹成一种颜色,不留下任何空白。这个纸圈应该怎样粘?许多人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他们觉得:如果是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两个面,势必要涂完一个面再重新涂另一个面,不过这样就不符合涂抹的要求了。  对于这样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数百年间,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都没有成功。后来,德国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对此发生了浓厚兴趣,他长时间专心思索、试验,也毫无结果。 有一天,他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涨了,便到野外去散步。新鲜的空气,清凉的风,使他顿时感到轻松舒适,但他头脑里仍然只有那个尚未找到的圈儿。   一片片肥大的玉米叶子,在他眼里变成了“绿色的纸条儿”,他不由自主地蹲下去,摆弄着、观察着。叶子弯曲着耷拉下来,有许多扭成半圆形的,他随便撕下一片,顺着叶子自然扭的方向对接成一个圆圈儿,他惊喜地发现,这“绿色的圆圈儿”就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圆圈。 数学中的知识,很多都来自生活
数学小论文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发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通过探究趣味题和智慧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现谈谈数学小论文的几种具体写法1. 一道数学题的解答。主要是学生对某一道有挑战性的题目简便的或与众不同的解法(包括一题多解)。例如,书后的思考题,奥数题,教师或家长布置的智慧题,数学刊物上的挑战题,平时自己在做题时遇到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发展了思维,而且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对他以后数学的学习将是一个巨大的动力。2. 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现实问题。主要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计算、分析现实问题,获得一种理性的思考。比如,有学生写道: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克水,那全国13亿人口每天可以节约1 300吨水,发出了“人人节约一滴水,沙漠也能变绿洲”的感慨!还有学生写道:如果每个去银行储蓄的人每次都能为“希望工程”捐1角钱的话,全国那么多储蓄点捐到的钱可以资助多少贫困学生实现上学的梦想呀!学生能从这些角度通过数学的计算去思考社会意义,它的价值就能远远超过数学研究本身。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要用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境记录。写这种数学小论文的题材特别多,比如,有学生写到了人民币为什么只有1元、2元、5元而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的;再如,有学生写到了他家住的楼房每层有24级楼梯,那么他从1楼到5楼要爬多少级楼梯。这些都是生活中每天要经历的很平常的事,但学生一旦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问题,就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 课堂上的数学问题。主要指学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发现。这对学生数学学习非常有帮助,比如,有个学生在学习画三角形的高时,发现书上介绍了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而钝角三角形只介绍了一条高。她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画出了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欣喜万分,连忙写下了《我发现了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这篇数学小论文。5. 数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指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启示和得到的结论等。比如,有个学生在教师还没有上实践活动课“可能性”之前,自己看书并根据书上的内容用红、蓝铅笔去摸,自己动手去探索并验证规律,事后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写出了她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让她觉得其乐无穷。6. 数学童话。主要指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童话的形式(其中包含着数学论述)来记录看到的数学世界。这是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一种很好的整合,那种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描述,让教师耳目一新。“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个学写小论文的同学都会碰到的问题。一篇好论文的产生,对于它的作者来说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创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创作的灵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它们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思考。从我校征集的论文来看,作者中有的是在平时十分注意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后,获得灵感、得以选题;……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注意观察、探究,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对观察、探究的结果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好论文。综观获奖论文的小作者们,他们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有心人。好论文的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感悟,还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综合素养。 (1) 写什么 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选题,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 下面我结合我校同学部分获奖论文的选题,进行一点简单的选题分析。 论文按内容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 ①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 如:探究大桥的热胀冷缩度 ②对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扰人心烦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它; 如: 一台饮水机创造的意想不到的实惠 ③对数学问题本

文章TAG:数学  小论  论文  300500  数学小论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