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引力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先有引力再有地球,还是先有地球再有引力 00:00 / 01:1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2,引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知道,在现代物理学中,总结出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强核力),弱相互作用力(弱核力)。早在17世纪,人们就已经能够区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电力等等,但是对引力这一方面始终都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直到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其表述是: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他各个质点。这种力与其他各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然,这种定义也只能证明引力的确是存在的,以及宏观上,引力如何计算的问题,但是关于引力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来都没有正面说明和解释。以至于后来,在诸多天文观测发现中,有许多都是万有引力所解释不了的现象。然而足足两百年过去了,物理学家对引力的本质原因还是一筹莫展,直到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一切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在爱因斯坦看来,引力只不过是物体质量对时空的弯曲。其实在狭义相对论提出来之后,爱因斯坦曾想过将四大基本作用力全部纳入到进去,但很不巧,其它三大基本力都能很好的融入相狭义对论中,唯独引力无论如何都融不进去。所以爱因斯坦才另辟蹊径开创了广义相对论,重新定义了引力。给物理学又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其实笔者曾想过,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去解释引力,到最后发现,量子力学也解释不了引力的来源问题,因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能解释的引力量子力学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的。就如同微观世界的粒子规律,量子力学能很好的描述,但广义相对论却半点都解释不了。所以说,目前除了相对论能解释引力的本质以外(也比较靠谱),没有任何更好的理论能解释引力。

引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3,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在牛顿之前,人类的世界观是神的世界,认为天体的分布和运行都是根据上帝的旨意安排的。抛开意识形态的争执,当时人类认为,世界的现状是一直存在着的,并没有追究与探寻导致天体现状的原因与具体的物理机制。到了牛顿时代,牛顿借助引力的机制,解释了行星为何会围绕着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然而,牛顿并没有进一步给出产生引力的具体机制。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通过将两个不同概念的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等同起来,使物质与空间建立了相互联系。于是,爱因斯坦将物质之间的引力归结为空间的变形,即空间弯曲。不过,作为唯象型理论,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依然没有说明引力引起空间弯曲的物理机制是什么,甚至都没有说明空间是由什么构成的。又过了十年,借助普朗克常数h,玻尔等人建立了量子力学。他们发现,所以物体都具有波动性。这意味着,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统一且不连续的物理背景,即宇宙是由无数个离散的基态量子构成的。又由于原子的体积只是由电子高速运动所产生的屏蔽效应形成的,所以物质是由高能量子组成的封闭体系。由于封闭体系具有概率性,因而任何物质的封闭性是小于1的。于是,作为封闭体系的物质都会对其物理背景即量子空间产生热辐射??,使该物质临近的量子空间形成热的梯度分布。于是,两物体之间的空间温度会略高于它们外侧空间的温度。由于空间的温度与物体的封闭性成反比关系,所以量子空间对两物体外侧的量子碰撞??多于对它们内侧的量子碰撞。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导致了两物体的相互接近。这就是产生万有引力的物理机制。根据这一量子碰撞的引力机制,可以避免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距离为零,引力出现无穷大的弊端。根据计算,空间量子之间的距离为2.913x10-14厘米。当两物体的距离小于这一距离时,就失去了量子空间的压力,引力以指数的形式迅速衰减为零,即当作用距离小于空间量子间距时,引力就不再存在了。总之,如果空间是由离散的量子构成的,物质是由高能量子组成的的封闭体系,那么量子空间的不对称碰撞,是产生引力的物理机制。

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TAG:引力  怎么  产生  产生的  引力是怎么产生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