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坏老师给出A)A .真理,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答案:a) A .启发原则b .直觉原则c .巩固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第斯多惠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学会思考。4.提倡民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扩展资料:第斯多惠.的名言:1。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技能,而是善于启发和鼓舞。2.一个坏老师会泄露真相,而一个好老师会教人们发现真相。
5、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基础原则是什么?第斯多惠教育观点基于三个原则,即自动化、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现自动化,而自动化的目的,也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真善美的理念,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自动的理解以真理为目标,自动的感觉以美为目标,自动的意志以善为目标。遵循自然原则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即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遵循文化的原则,就是在教育中,要注意一个人出生或未来将要生活的地方和时间的条件,要注意一切广义的、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特别是要学习祖国的文化。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更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意义更大。一个人没有教育好自己,是不可能教育别人的;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和成长。2.教师必须精力充沛,意志坚定。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当老师充满活力时,学生就会兴奋。3.教师必须让他们的教学引人入胜。第斯多惠认为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育就要暂停。
6、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当时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教学的实质目的和形式目的。实质目的理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这两种观点各持己见。前者表现出对古典教育的热情,认为语法、数学、逻辑、古典语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后者表明了对现代教育的需求,认为自然科学、应用数学、地理和现代语言是有益于学生生活的实用知识。
他认为这两个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的。在采用正确方法的前提下,学生的能力必然在学习课本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发展,教学往往同时达到两个目的。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传授知识,形式的目的就不能独立存在。课本是孩子智力发展的血液。任何教学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教材来进行。只有接受多门学科的知识,将所学知识与熟练自如地运用知识的过程相结合,才能达到形式的目的。
7、阿道尔夫· 第斯多惠的生平贡献第斯多惠倡导“全人教育”的理念,提出实施“全人教育”应遵循自动性、自然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三个原则。在他看来,人的特性就是人的自动性,人的一切自由的、原初的东西都是建立在这种自动性之上的。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自动化。自然适应性原则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文化适应性原则是教育必须关注一切现代文化,尤其是祖国的文化。因此,儿童教育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相适应。
第斯多惠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精通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孩子。指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在给学生“奉献真理”,而是在“教人发现真理”,著作有《德国教师培训指南》、《教育的理想与可能》。第斯多惠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猛烈抨击封建的、宗教的德国教育,主张全民国民教育。
文章TAG:第斯多惠 第斯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