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物理力学知识总结

力与电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总结

2,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如何受力分析

先确定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再确定力的方向名称大小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如何受力分析

3,力的知识包括哪些

初中的包括那些啊不过都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形成个概念高中的就要复杂很多了..
你好!经典力学,力与运动,能量动量等等都算力部分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有的,我们沪科版里有
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大小及表示方法.机械和功属于了解

力的知识包括哪些

4,初二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5,八上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  7. 认识力——摩擦力  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 力与运动——惯性  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ρgh  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 简单机械——斜面  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机械效率  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6,狂求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力与运动的所有知识点

专题一 力与运动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知识点★1,物体(或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1)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被加速,或带电粒子沿着平行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中的运动;(3)静止的(或运动中的)物体,带电粒子.封闭着一定质量气体的玻璃管或气缸……所受到各种外力的合力恒定,且合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平行时的运动.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动力学的观点,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另外,视所研究问题的实际,亦可采用能量和动量的 点去解决.◆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知识点★1,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恒定不变,是匀变速运动.物体有 初速度,且初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典型的匀变速运动有三类:(1)只受重力作用的平抛物体的运动(2)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着与电场方向或某一夹角射入匀强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的运动;(3)物体所受各种外力的合力恒定,而且具有的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成某一夹角的运动.3,研究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常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即物体的这一运动可分解成:初速度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在合力方向上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另外,恒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不断转化,利用功能关系,能量守恒也是我们研究恒力作用下物体作曲线运动的常用方法.三,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知识点★1,物体(或质点)受到大小不断变化,方向始终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时,作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即非匀变速直线运动.2,典型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有:(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度运动;(2)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3)带电质点中电场,磁场中的直线运动.3,研究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从受力条件入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另外,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不适用于非匀变速运动,因此有许多问题需用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分析求解.四,变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点★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条件是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大小不变,这时,由于合外力无沿切线方向分力,因而物体速度大小不会改变,而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外力将产生加速度,迫使物体速度矢量方向不断改变,因合外力大小不变,产生的加速度的也不变,所以速度矢量方向的改变在相同时间内也是相同的,故而物体将沿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我们称此时的合外力为向心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显然,该运动是变力作用下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的变速运动.2,如果物体沿某一确定圆周做变速圆周运动,这表明物体在圆周任一位置上,合外力在垂直速度方向,即指向圆心方向有分力以提供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此外,还在速度方向上有分力,以使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3,典型的圆周运动有:(1)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2)核外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原子核的运动;(3)带电粒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里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的运动;(4)物体(包括带电质点)在各种外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作用下沿圆周的运动.4,研究匀速圆周运动基本方法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而研究非匀速圆周运动问题一般是牛顿定律与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的综合.▲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与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名称类别卫星的圆周运动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v2/r=4mrπ2/T2库仑力提供向心力ke2/r2=mv2/r=4mrπ2/T2动能mv2/2=GMm/2rmv2/2=ke2/2r势能(取无穷远处EP=0)EP=-GMm/rEP=-ke2/r总能量E=EP+EK=-GMm/2rE=EP+EK=-ke2/2r周期T2/r3=4π2/GMT2/r3=4mn2/ke2专题二 守恒类问题★知识点★1,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和不变.2,能的转化和守恒的主要应用及具体表现形式,用框图表示如下: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E1=E2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电场能,电流能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P=P内+P外磁场能 能的转化和守恒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光能 光电效应与方程=hγ-W核能 核反应,质能方程E=mc23,动量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不变.4,动量守恒的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2)在某一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该方向上动量守恒(3)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近似守恒(4)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该方向上动量近似守恒5,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实际发生的核反应中,反应的质量数之和(或电荷数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数之和(或电荷数之和)6,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贯穿整个物理学中,涉及"力,热,光,电,磁,原"等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又是解决外力问题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是核反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解决核反应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7,有关力的知识

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②有力作 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③应是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8、弹力 ⑴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⑵作用方式:直接接触 ⑶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例如拉力的方向是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 ⑷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9、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而垂直是指垂直于某一平面)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运动和力 一、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 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说明】伽科略斜面实验使用的科学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实验加推理) 2、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为0,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画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1)静摩擦 (2)动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7、应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文章TAG:知识  知识点  初三  物理  力的知识点  
下一篇